WTO与中国农业
被引量:2
WTO and China Agriculture
出处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5,共2页
World Agriculture
同被引文献14
-
1王汉中.中国油料供需形势、问题与发展对策.中国作物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
2傅延栋.油菜生产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油料,2001,. 被引量:1
-
3王长胜.2001年中国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
4朱向东.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49. 被引量:1
-
5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恢复植被,保护生态:98中国特大洪灾综述[J].林业工作研究,1998(9):1-8. 被引量:2
-
6谭向勇,孙琛.目前粮食过剩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1999,20(7):9-13. 被引量:6
-
7易法海.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与我国的对策[J].世界农业,2001(5):4-6. 被引量:17
-
8杨西岳.退耕还林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讨论[J].四川林业科技,2001,22(1):24-27. 被引量:10
-
9徐润青.正确处理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中的若干关系[J].四川林业科技,2001,22(2):18-21. 被引量:4
-
10冯海发.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J].世界农业,2001(7):14-17.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2
-
1童存泉,牛运生,宋国良.油料的生产现状和应对入世方略[J].安徽农学通报,2001,7(6):9-11. 被引量:2
-
2鲁绍伟,黄选瑞,李帅英,王玉华,张英娜.退耕还林的背景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2003,18(1):20-23.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0
-
1吴奇志,徐志灵,周可金.安徽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297-300. 被引量:4
-
2刘四围,宋利霞,王喜军,任秋萍,黄宝坤.文安县退耕还林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4,19(B12):440-443.
-
3焦峰,温仲明,李锐.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环境效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26-29. 被引量:40
-
4陈荣清,张立武.对我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调查研究——以礼泉县石潭镇董家村为例[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28(1):3-7.
-
5章力建,吕开宇,朱立志.实施生态扶贫战略提高生态建设和扶贫工作的整体效果[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1):1-5. 被引量:23
-
6郝清玉,刘强,钟琼芯,辛琨.海南省重点退耕还林区5年植被恢复调查与分析[J].防护林科技,2009,22(5):5-8. 被引量:6
-
7徐腾飞,肖相元.江西省退耕还林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林业科技,2012,40(3):61-64. 被引量:2
-
8钟兴菊.环境关心的地方实践:以大巴山区东溪村退耕还林政策实践过程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1):55-61. 被引量:3
-
9周可金,汪华春,童存泉,牛运生,许承保.加入WTO对安徽油菜籽市场竞争力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2,8(4):16-17. 被引量:3
-
10黄秋凤,陈海.退耕还林工程对山丹县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效益分析[J].防护林科技,2020,0(3):73-74. 被引量:1
-
1孙振远.WTO与中国农业[J].山西农业,2001(11):7-8. 被引量:1
-
2朱行.印度农业现状[J].乡镇经济,2000,16(6):59-60. 被引量:1
-
3雷礼纲,曹玉昆.非森林资源丰富地区建成林业产业大省经验与做法——以江苏省为例[J].林业经济,2013(1):80-84. 被引量:2
-
4柳玉寿.加快农村初级粮食市场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1995,0(10):43-43.
-
5行业动态[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9(9):66-67.
-
6戴旭东.美国的粮食出口在国民经济中的重大作用[J].国际商务研究,1981,2(3):42-43.
-
7亦农.休闲农业土地取向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2012(7):42-43.
-
8陈蕾.加快福建农业现代化的实证研究[J].发展研究,2002,19(8):45-47.
-
9龙拥军.贵阳市乡镇企业发展空间规律[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4):55-59.
-
10于立利.畜牧业:山东经济新的增长点[J].走向世界,1994(6):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