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39,53,共3页
同被引文献7
-
1史国庆,刘传哲.“准市政债券”和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22(9):59-61. 被引量:1
-
2黄正新.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障碍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7(5):113-114. 被引量:1
-
3陈燕.论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应用[J].江汉论坛,2007(10):36-39. 被引量:5
-
4杨军.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演进[J].经济评论,2000(6):7-10. 被引量:30
-
5王国定,吕丽桃.论基础设施部门所处地位与其他部门之关系[J].经济问题,2001(4):60-62. 被引量:3
-
6马树才,李华,袁国敏,韩云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测算研究[J].统计研究,2001,18(10):30-33. 被引量:51
-
7尤丽霞,连军,吴育华.城市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339-342. 被引量:14
-
1胡家源.长三角的国家使命:孵化“共同市场”[J].南风窗,2008,0(5):38-40. 被引量:1
-
2楼继伟.继续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J].四川物价,2011(9):34-35.
-
3何治国.运用财税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2):73-74. 被引量:4
-
4李佳睿,任美华,高云龙.万时代狂热——高房价下到底谁不理性[J].东北之窗,2009(18):25-28.
-
52006年青海城镇居民生活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J].青海统计,2007(3):42-42.
-
6耿铫,李斌.信息时代下我国基础设施服务领域的政府购买探析[J].电子测试,2013,24(6S):113-114.
-
7周娜.浅析湖南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金融经济(下半月),2006,0(1):143-144.
-
8李士虎.激发城市活力 改善生活质量[J].经济,2013(5):43-46.
-
9辛妍.全球智慧城市系列(二) 聚焦智慧城市中的能源问题[J].新经济导刊,2014(9):56-63. 被引量:1
-
10秦旺,董军.阿里巴巴 引领中小企业风雨上路[J].中国市场,2010(47):4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