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考古》
2000年第4期249-258,共10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同被引文献39
-
1侯军.茶文化与现代化──在五台山国际茶会上的发言[J].农业考古,1997(4):42-48. 被引量:3
-
2施由民.论中国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J].农业考古,2004(2):116-118. 被引量:6
-
3陈文华.论中国的茶艺及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兼谈中日茶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J].中国农史,2005,24(3):3-11. 被引量:17
-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被引量:1
-
5周靖民.中国茶叶大事记新编[J]茶叶通讯,1995(04). 被引量:1
-
6清·孙壁文.饮食类.新义录[M].武汉:两湖译书学堂,1901. 被引量:1
-
7西晋·张华.博物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被引量:1
-
8唐·房玄龄.晋书·王导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被引量:1
-
9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陈留阮录[M].台湾:艺文印书馆,1964. 被引量:1
-
10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6
-
1覃红燕,施兆鹏.茶艺表演研究述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98-100. 被引量:7
-
2肖向东,徐焱.茶的哲学思考[J].农业考古,2007(5):84-86.
-
3董菁.论茶文化的务实精神[J].茶叶通讯,2015,42(4):49-53. 被引量:2
-
4白金杰.中俄茶文化差异比较谈[J].湘潮(理论版),2009(6):14-15. 被引量:1
-
5袁鲁荣,袁鲁燕.当前茶艺表演主题创作及审美生成机制[J].福建茶叶,2018,40(12):492-492. 被引量:1
-
6马凌.艺进于道:高职茶艺英语课程的价值塑造[J].艺苑,2024(4):98-101.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孟涛,邹勋.湖南黑茶茶艺[J].贵州茶叶,2011,39(1):46-49. 被引量:3
-
2许远伟.论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重要性[J].福建茶叶,2016,38(4):122-123. 被引量:5
-
3谢颀颖.中俄茶文化异同对比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6):316-317. 被引量:2
-
4聂一波.中国传统声乐在茶艺表演活动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6,38(7):114-115. 被引量:4
-
5付安.声乐伴奏中茶艺艺术指导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J].福建茶叶,2018,40(2):437-437.
-
6罗培.茶艺表演过度“包装”问题的思考[J].东西南北,2019(10):110-110.
-
7吴建华.茶艺表演过度“包装”引发的思考[J].福建茶叶,2018,40(12):113-113. 被引量:2
-
8李骞,白碧珍,陈丽敏.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J].广东茶业,2019(2):26-28. 被引量:1
-
9刘志勇.茶具美学及毛尖茶艺表演中牙舟陶茶具设计策略[J].西部皮革,2019,41(16):30-32. 被引量:2
-
10袁冬,李小娟.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化中的融合与应用[J].茶叶通讯,2019,46(4):510-514. 被引量:1
-
1Chrome Hearts唯一进入奢侈品界的美国银饰品牌[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0(10):58-58.
-
2赖功欧.论中国文人茶与儒释道合一之内在关联[J].农业考古,2000(2):46-56. 被引量:16
-
3陈艺元.浅谈茶文化与书法艺术的不解之缘[J].福建茶叶,2010,33(5):60-61. 被引量:2
-
4徐薇娜.论赫哲族鱼皮图案在现代图案教学中的融合与传承[J].艺术科技,2013,26(10):19-19.
-
5天心.中国古代木雕造像艺拍精品赏析[J].东方收藏,2016,0(11):42-49.
-
6王敏.论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的民族特点与造型特征[J].装饰,2006(1):40-41. 被引量:4
-
7伍国强.试论中国古代茶与茶文化的研究[J].农业考古,2011(2):20-23. 被引量:9
-
8谈爱芳.试论白居易对诗歌的音乐审美价值观[J].科技信息,2010(24). 被引量:1
-
9任新来.佛、道、儒三教对唐代茶文化发展的影响[J].文博,2009(2):46-51. 被引量:3
-
10韩国品茗 五谷皆可入茶[J].消费,2008,0(5):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