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课程“好声音”——论课程语言及其流变 被引量:2

The “good voice” of curriculum:the study of curriculum language and its chang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教育的核心范畴与焦点论域,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都与语言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课程研究范式的时代转换激发了课程语言的"符号潜能",多种课程语言如科学化课程语言、政治性课程语言、隐喻性课程语言、叙事性课程语言等华丽绽放,课程领域成为一首多种声音交汇融合的复杂的交响乐。任何一种课程语言的产生都有历史的合理性。课程语言流变现象不是一种异相,而是常态,其本质是课程思想观念的变革。 As the core and focused field of education, both the research on curriculum theories and practice changing has some natural link with language. The time change of the paradigm of curriculum has triggered the 'sign potential' of curriculum language, the booming of languages such as scientific language curriculum, political language curriculum, metaphorical language curriculum, narrative language curriculum, made the field of curriculum a symphony of many voices. The change of curriculum language is not abnormal, but rather a normal phenomenon, whose essence is the change of concept of curriculum.
作者 王洪席
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0,共5页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当代过程哲学思潮与中国课程思想及其实践研究"(CHA130161)的部分成果
关键词 课程语言 流变 课程观念变革 curriculum language, change, the change of curriculum concep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19

  • 1龚放,叶波.2000-2004年中国教育研究热点与关键词——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9):1-9. 被引量:33
  • 2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被引量:5
  • 3鲍尔斯 金蒂斯 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 4语言符号与文化[EB/OL].http://www.blog.edu.cn/user4/jinynwnu/archives/2007/1732979.shtml.2007-05-15. 被引量:1
  • 5冯天瑜.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术语的形成[G]//人文通识讲演录·历史卷.北京:博学近思书院、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 6张贺敏,刘静.雷颐:语言.势利"的流变[N].深圳商报,2007-05-27(A16). 被引量:1
  • 7[荷]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M].多人,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被引量:5
  • 8[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38,39,38,39,39. 被引量:104
  • 9[英]约翰·亨利·纽曼 徐辉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3. 被引量:82
  • 10[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87.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104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