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埋隧道冒顶处理技术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沪昆高铁红岭斜井隧道在一次冒顶事故后,由于采取了有效了的开挖顺序、支护措施和相应的监测手段,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避免了因隧道围岩挤压而造成的事故,为同类地质环境的隧道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先例。
作者
周伟
罗永
张明明
机构地区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27-229,250,共4页
关键词
软弱围岩
冒顶处理
施工控制
分类号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8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刘志春,孙明磊,贾晓云,朱永全.
乌鞘岭隧道F4~F7断层区段压力、应力实测与分析[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6,19(2):13-17.
被引量:18
2
徐林生,李永林,程崇国.
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破裂类型与等级的判定[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21(2):16-20.
被引量:37
3
何满潮,景海河,孙晓明.
软岩工程地质力学研究进展[J]
.工程地质学报,2000,8(1):46-62.
被引量:24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陆家梁.
软岩巷道锚喷支护的适用性[J]
.光爆锚喷,1995(1):1-4.
被引量:3
2
徐林生.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高地应力与岩爆问题研究[M].成都:成都理工学院,1999..
被引量:2
3
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报告[M].西安,1996..
被引量:1
4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石家庄铁道学院,兰州交通大学,等.乌鞘岭隧道岭脊地段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变形控制技术研究阶段成果总报告[R].兰州: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2005
被引量:1
5
朱永全,刘志春,李文江,等.乌鞘岭隧道岭脊地段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专题报告一)现场测试阶段成果报告[R].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学院,2005
被引量:1
6
钱鸣高,缪协兴.
采动岩体力学基础研究与展望[J]
.岩土力学,1997,18(A08):14-18.
被引量:18
7
喻渝.
挤压性围岩支护大变形的机理及判定方法[J]
.世界隧道,1998(1):46-51.
被引量:65
8
徐林生,王兰生.
二郎山公路隧道岩爆发生规律与岩爆预测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1999,21(5):569-572.
被引量:115
9
徐林生,王兰生.
岩爆形成机理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2):115-117.
被引量:52
共引文献
280
1
吴丽丽,王云飞,贾丽娜.
波形钢腹板支架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2020,48(S01):28-36.
被引量:3
2
李玉平,田世雄,胡玉琨,边磊,连鹏.
炭质板岩隧道大变形段“围压拱”支护方案[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0(S01):137-146.
被引量:16
3
张庆伟.
软岩巷道在高应力作用下变形破坏的支护对策[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2):73-75.
被引量:1
4
韩现民,孙明磊,李文江,朱永全.
复杂条件下隧道断面形状和支护参数优化[J]
.岩土力学,2011,32(S1):725-731.
被引量:29
5
王世清,杨昌贤.
炭质泥岩地层隧道变形控制技术研究[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S2):115-118.
被引量:1
6
赵国会,刘进晓,尹增德,张兵兵,吴磊.
梁家煤矿巷道软岩微观特性的试验研究[J]
.煤炭技术,2015,34(3):74-76.
被引量:3
7
周翠英,邓毅梅,谭祥韶,林春秀,温少荣.
软岩在饱水过程中水溶液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2):3813-3817.
被引量:56
8
苏永华,赵明华,刘晓明.
软岩膨胀崩解试验及分形机理[J]
.岩土力学,2005,26(5):728-732.
被引量:55
9
蒋金泉,曲华,刘传孝.
巷道围岩弱结构灾变失稳与破坏区域形态的奇异性[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8):3373-3379.
被引量:21
10
滕文彦,乔春生,胡宇庭.
软岩工程支护的双层SVM的智能设计方法[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27(4):395-398.
同被引文献
4
1
何新凯,彭杰,王木群.
隧道塌方的处理技术[J]
.公路工程,2011,36(2):137-140.
被引量:9
2
刘光龙.
公路隧道溶洞冒顶处理方案[J]
.西部交通科技,2012(5):42-44.
被引量:3
3
韦志翔.
岩溶地区隧道大溶洞处理建议[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33):94-96.
被引量:2
4
张忠义.
岩溶隧道塌方冒顶处理技术[J]
.价值工程,2014,33(12):133-13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左杰.
隧道大溶洞冒顶处理技术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7):81-81.
1
赵云鹏,杨磊.
某隧道施工中塌方冒顶处治[J]
.北方交通,2013(1):104-107.
2
赖锦兴,陈晓钜.
坑面兰进口“一暗一明”连拱隧道方案[J]
.公路,2003,48(11):126-129.
被引量:5
3
叶生春.
浅谈大有山(黄土)隧道塌方冒顶处理[J]
.青海交通科技,2010,22(4):26-27.
被引量:3
4
陈榕.
五尖岭隧道K27+181掌子面处坍塌冒顶处理[J]
.福建建设科技,2004(4):9-9.
5
左杰.
隧道大溶洞冒顶处理技术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7):81-81.
6
谭志勇.
马兰岭隧道塌方冒顶处理施工方案[J]
.西铁科技,2004,0(S1):5-7.
7
陈开良.
福银高速公路上村隧道偏压软弱地层坍塌冒顶处理[J]
.公路交通技术,2006,22(5):119-122.
被引量:3
8
田洪光.
公路隧道塌方冒顶处理施工技术[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10(5):209-211.
被引量:3
9
张冠男.
雷打石隧道冒顶处理及效果分析[J]
.山西建筑,2015,41(19):178-179.
10
张忠义.
岩溶隧道塌方冒顶处理技术[J]
.价值工程,2014,33(12):133-134.
被引量:3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