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术语“族群”
被引量:
3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关于术语“族群”阮西湖最近几年,在我国民族学、人类学领域出现了“族群”这一术语。它来自我国台湾省的研究机构,如台湾的“族群”研究所。“族群”显然是指那些尚未发展为民族的人们共同体,笔者认为此词若广泛使用,会引起学术上的混乱。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人们...
作者
阮西湖
出处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0-80,共1页
Journal of World Peoples Studies
关键词
“族群”
术语
人们共同体
研究机构
民族学
台湾省
人类学
研究所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70
引证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338
同被引文献
570
1
励轩.
对一些多民族国家“人民”话语的分析[J]
.世界民族,2021(1):1-11.
被引量:7
2
陈连开.
关于中华民族的含义和起源的初步探讨[J]
.民族论坛,1987(3):36-46.
被引量:12
3
马秀梅.
释《古兰经》中的“民族”概念[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S1):199-203.
被引量:2
4
邵建.
研究上海苏北人的力作──韩起澜《上海苏北人》评介[J]
.史林,2001(2):104-108.
被引量:4
5
周大鸣.
关于中国族群研究的若干问题[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2-10.
被引量:19
6
何叔涛.
汉语“民族”概念的特点与中国民族研究的话语权——兼谈“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与当前流行的“族群”概念[J]
.民族研究,2009(2):11-20.
被引量:26
7
姜芃.
社区在西方:历史、理论与现状[J]
.史学理论研究,2000(1):105-118.
被引量:23
8
高丙中.
凝视世界的意志与学术行动--海外民族志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意义[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6.
被引量:32
9
都永浩.
民族认同与公民、国家认同[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6):1-10.
被引量:40
10
王良云.
民族区域自治的本质是民族共治[J]
.四川统一战线,2008(9):4-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5
1
王苍柏.
重塑香港华人的族群地图——华人移民认同和族群建构的再认识[J]
.社会学研究,2004(6):76-86.
被引量:8
2
王东明.
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89-97.
被引量:30
3
叶江.
当代西方“族群”理论探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5):82-88.
被引量:11
4
廖杨,覃卫国.
关于族群关系、民族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3):14-22.
被引量:10
5
邓国宏.
民族和族群概念使用上的混乱及其解决办法[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8):82-83.
被引量:3
6
崔明德.
中国民族思想的概念及发展脉络[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16(4):21-32.
被引量:13
7
邹立波.
“羌戈大战”与岷江上游古羌人的族群认同[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5):23-27.
被引量:7
8
彭慧.
论菲律宾穆斯林群体的性质和影响[J]
.东南亚研究,2007(4):50-55.
被引量:1
9
徐杰舜.
再论族群与民族[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09-113.
被引量:5
10
廖杨.
民族·族群·社群·社区·社会共同体的关联分析[J]
.广西民族研究,2008(2):29-38.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338
1
杨须爱.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和民族理论概念体系的演进脉络[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3):43-57.
被引量:1
2
励轩.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相关概念的翻译——基于汉文、藏文、维吾尔文版《毛泽东选集》的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2):27-38.
被引量:8
3
张帆.
家庭背景、班级情境与青少年的跨群体交往[J]
.社会,2022,42(1):180-211.
被引量:1
4
沈海梅,黄府茗.
中国民族学研究对少数民族与现代化的阐述[J]
.前沿,2023(6):23-36.
5
许奕锋.
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科学思维与实践向度[J]
.民族论坛,2023(3):3-13.
6
郝时远.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共章程与中华民族[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1):5-30.
被引量:3
7
周大鸣,马露霞.
跨学科的魅力:百年疍民研究的人类学意义[J]
.民俗研究,2021(2):88-96.
被引量:2
8
那仁毕力格,萨其拉.
中国古代各民族相互认知脉络考述[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6):73-80.
9
毕经纬.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权利保障与社群认同——以中国澳门土生葡人社群为例[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1):130-136.
被引量:1
10
陈心林.
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民族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6):1-5.
被引量:1
1
艾美丽.
发达国家野蛮少女多[J]
.国际广告,2006(3):138-138.
2
人生的习惯[J]
.连锁与特许(管理工程师),2006(4):37-37.
3
比邻.
那些被男人伪装了的事情[J]
.伴侣,2008(12):58-58.
4
王明甫.
人们共同体的历史发展规律问题之我见[J]
.民族研究,1986(5):17-20.
5
贺国安.
关于人们共同体与民族共同体的思考[J]
.民族研究,1988(5):23-33.
被引量:10
6
“@”的故事[J]
.青年科学,2004(5):51-51.
7
吴安毕,柯震豪.
贵州待识别民族人口的初步分析[J]
.人口研究,1992,16(4):43-45.
被引量:4
8
陈文.
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J]
.社会科学研究,1984(6):2-5.
9
彼得.路茨,金海民.
战后波兰的社会学[J]
.国外社会科学,1979(3):44-46.
10
董辅礽.
对发展新疆的经济学的一点想法[J]
.新疆社会科学,1985(5):61-63.
世界民族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