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4-48,共5页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同被引文献72
-
1王前锋,张卫新.论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性质[J].政法论丛,2004(6):80-82. 被引量:10
-
2杨文瀚,王燕.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8-10. 被引量:1
-
3戴序.西方信用衍生产品发展与借鉴[J].现代商业银行,2005(4):46-47. 被引量:1
-
4梅明华.信用衍生产品有关法律问题探析[J].金融论坛,2005,10(3):45-51. 被引量:4
-
5王玉,陈柳钦.金融脆弱性理论的现代发展及文献评述[J].贵州社会科学,2006(3):12-16. 被引量:11
-
6赵俊强,韩琳,李湛.信用风险转移与银行系统表现——基于美国信用衍生品交易市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05A):147-160. 被引量:47
-
7任钢建.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创新[J].贵州社会科学,2007(4):133-136. 被引量:5
-
8(美)约翰·B·考埃特 爱德华·I·爱特曼 保罗·纳拉亚南.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被引量:2
-
9[3]菲利普·乔瑞.风险价值VAR[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
10[4]东尼·桑德斯.信用风险度量:风险估值的新方法与其他范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8
-
1谭敬亭.新兴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开辟信用风险管理的新领域[J].财经科学,2002(S1):152-154. 被引量:1
-
2王勇.商业银行信贷组合业务分析[J].新金融,2004(10):38-40.
-
3宋瑞敏,陈侍书.信用衍生工具: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方法[J].生产力研究,2005(2):44-45. 被引量:3
-
4袁发勇.信用衍生工具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6,19(3):29-30. 被引量:1
-
5裘雨明,周叶芹.VaR方法在信用衍生债券投资风险测量中的应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9):63-68.
-
6王勇.现代银行业信贷资产组合策略研究[J].华北金融,2008(1):21-23.
-
7胡胜,朱新蓉.我国信用衍生品发展问题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08(6):107-110. 被引量:2
-
8鞠清江.地方政府信用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风险初探[J].知识经济,2010(19):39-40. 被引量:1
-
9徐媛.关于开展银行信用衍生品业务的探讨[J].金融会计,2011(11):38-41.
-
10于文宁.现代信用衍生工具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0(4):80-82.
二级引证文献37
-
1谭春枝,邓清芸,莫国莉.宏观经济、所有权变更和银行信用风险——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证据[J].中国-东盟研究,2019(3):133-158.
-
2张平,陈倩雯.银行信贷扩张有助于制造业升级吗?——基于研发创新的中介影响[J].产业经济研究,2021(4):42-54. 被引量:7
-
3蔡江海.利用信用违约期权管理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J].财经科学,2004(S1):328-329.
-
4周萍,毛加强.信用风险计量技术及其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思考[J].经济师,2005(2):49-49. 被引量:2
-
5张燃,侯光明.内部评级法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24-26. 被引量:8
-
6戴彬.基于信用衍生工具的商业信用风险转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2):76-77.
-
7吴江涛.信用违约互换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J].商场现代化,2007(08Z):370-372.
-
8胡胜,朱新蓉.我国信用衍生品发展问题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08(6):107-110. 被引量:2
-
9刘强,张婉丽.论信用衍生工具在商业信用风险转移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8,10(9):218-219.
-
10丁顺.雷曼破产给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带来的警示[J].中国物价,2009(5):64-67.
-
1王越.建国以来中国银行制度变迁——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及展望[J].财讯,2016,0(12):5-6.
-
2陈浩军.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及展望[J].浙江金融,2011(5):29-31. 被引量:3
-
3张晓晖.供应链融资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及展望[J].经济研究导刊,2009(5):131-131. 被引量:11
-
4朱文龙.我国生猪保险的发展及展望[J].中国经贸,2014,0(20):140-141.
-
5王轲.我国PB行业的发展及展望[J].时代金融,2016(9):195-196. 被引量:1
-
6张久琴.金融弱国向金融强国迈进——入世十年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及展望[J].中国经贸导刊,2011(11):27-29. 被引量:2
-
7李小刚,张李明.珠海市银行卡工程的发展及展望[J].华南金融电脑,2001(6):23-24.
-
8立足本地市场 打造特色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发展与展望[J].中国城市金融,2007(4):48-49. 被引量:1
-
9杨春雷.贵州省农行网络发展及展望[J].贵州农村金融,2003(8):32-34.
-
10李延敏.农村金融联结的实践发展及展望[J].武汉金融,2014(7):57-5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