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合成气制低碳醇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介绍了国内各科研机构合成气制低碳醇的研发现状;从应用上看低碳醇经分离提纯后各单醇组分做商品醇比混合醇组分做燃料醇更为切实可行;同时目前普遍的观点是混合醇组分中C2+OH组分越高,项目经济性越好,但经分离模拟,发现该项目以合成乙醇为目标最为经济可行。
作者
傅挺进
机构地区
泸天化股份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泸天化科技》
2013年第4期271-273,共3页
关键词
低碳醇
燃料醇
分离
经济性
分类号
TE66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2
1
林国栋,刘志铭,梁雪莲,李海燕,周金梅,董鑫,张鸿斌.
碳纳米管的研制和催化应用的研究进展[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2):354-364.
被引量:4
2
李正西.
对使用乙醇汽油若干问题的探讨[J]
.现代化工,2002,22(4):1-4.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陈萍,王培峰,林国栋,张鸿斌,蔡启瑞.
低温催化裂解烷烃法制备碳纳米管[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16(11):1783-1784.
被引量:15
2
陈萍,张鸿斌,林国栋,蔡启瑞.
催化裂解CH_4或CO制碳纳米管结构性能的谱学表征[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19(5):765-769.
被引量:43
3
刘志铭,林国栋,张鸿斌.
CO2加氢制甲醇用碳纳米管促进的高效新型CuO-ZnO-ZrO_2基催化剂[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9(3):297-302.
被引量:9
4
范俊杰,李海燕,林国栋,张鸿斌.
CO2加氢经甲醇串联催化一器化制二甲醚用的高效混合型催化剂[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9(6):749-755.
被引量:2
5
孙中海,鲍骏,伏义路,卞国柱.
还原温度对超细K-Co-Mo催化剂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J]
.催化学报,2003,24(11):826-83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1
1
李成帅,刘博文,刘香芝,姚媛媛,史德青.
LTTMS混合物在乙醇-水体系分离中的应用[J]
.当代化工,2020(5):863-866.
被引量:1
2
谈建,滕勤,钱叶剑.
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和无铅汽油的试验比较[J]
.可再生能源,2006,24(5):42-45.
被引量:5
3
王春蓉.
间歇共沸精馏分离乙醇—水体系的改进研究[J]
.化学与粘合,2011,33(6):49-51.
被引量:2
4
傅挺进.
合成气制低碳醇的经济性分析[J]
.四川化工,2012,15(5):26-29.
被引量:2
5
马洪新.
汽油添加剂适应电喷发动机使用性能的试验分析[J]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6):52-54.
6
张健.
探究碳纳米材料及其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J]
.科技风,2013(11):100-100.
7
李海军.
乙醇汽油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J]
.科技资讯,2014,12(7):98-99.
被引量:1
8
梅允福.
大力发展节能清洁车用乙醇汽油[J]
.化工时刊,2002,16(9):18-20.
9
杨田萌,韩晓晨,张斌.
碳纳米材料在多相催化中的应用[J]
.现代盐化工,2020,47(5):32-33.
被引量:2
10
陈绍刚,赵蜀蓉.
我国乙醇汽油发展的制约因素及经济前景评价[J]
.天然气工业,2003,23(5):124-126.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32
1
李文怀,马玉刚,张侃,孙予罕,钟炳.
煤基合成气合成低碳醇进展[J]
.煤化工,2003,31(5):12-15.
被引量:9
2
李德宝,马玉刚,齐会杰,李文怀,孙予罕,钟炳.
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催化体系研究新进展[J]
.化学进展,2004,16(4):584-592.
被引量:51
3
汪海有,刘金波,蔡启瑞.
合成气制乙醇催化反应机理述评[J]
.分子催化,1994,8(6):472-482.
被引量:12
4
向明林,李德宝,肖海成,齐会杰,李文怀,钟炳,孙予罕.
新型K/α-MoC_(1-x)催化剂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的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6,34(5):595-599.
被引量:6
5
马晓明,林国栋,张鸿斌.
碳纳米管促进的Co-Mo-K硫化物基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J]
.催化学报,2006,27(11):1019-1027.
被引量:15
6
林明桂,房克功,李德宝,孙予罕.
Zn、Mn助剂对CuFe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2008,24(5):833-838.
被引量:29
7
张建国,宋昭峥,史德文,蒋庆哲,孙贵利.
合成气合成低碳混合醇技术的研究[J]
.现代化工,2007,27(S2):494-496.
被引量:16
8
葛庆杰,徐恒泳,李文钊.
煤层气经合成气制液体燃料的关键技术[J]
.化工进展,2009,28(6):917-921.
被引量:12
9
陈小平,吴贵升,孙予罕,钟炳,任杰,王秀芝.
CO加氢合成甲醇Cu-Mn/ZrO_2催化剂反应性能的研究[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8,23(5):1-4.
被引量:6
10
王宁,房克功,林明桂,姜东,李德宝,孙予罕.
钾改性铁-钼碳化物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的研究[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0,35(2):6-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宗弘元,马宇春,刘仲能.
合成气制混合燃料醇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5,34(5):1269-127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张相平,周秋成,马宝岐.
榆林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路径研究[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7(2):21-24.
被引量:12
2
张勇,张晓昕.
水滑石前体法制备低碳混合醇催化剂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17,44(8):115-117.
3
刘苏,周海波,宋庆英.
共沉淀条件对K/Co-MoS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及表征研究[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8,43(5):25-29.
被引量:2
4
王辉,吴志连,邰志军,裴仁彦,任晓光.
合成气经二甲醚羰基化及乙酸甲酯加氢制无水乙醇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19,38(10):4497-4503.
被引量:12
5
郭淑静,王军峰,张伟,陈佑涛,葛元征,张磊.
合成气直接转化制C_(2+)含氧化合物中接力催化路径设计的研究进展[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22,47(4):41-47.
被引量:2
6
郭尊礼.
煤基乙醇工艺及中间产品乙酸甲酯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2023,52(6):1870-1873.
被引量:1
7
杜鑫,张明伟,房克功.
泡沫硅负载钴锰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性能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2024,52(9):1224-1234.
1
张国辉,刘红光,杨建国,石芳,赵训志.
清洁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技术进展[J]
.精细石油化工,2011,28(4):77-82.
被引量:7
2
任永根.
国外催化裂化催化剂研发现状[J]
.企业技术开发,2014,33(5):15-17.
被引量:2
3
江怀友,谢永金,江良冀,齐仁理,姜娜,黄仲华,罗金玲.
世界多分支井技术研发现状(中)[J]
.科技信息(石油与装备),2011(6):50-51.
4
江怀友,谢永金,江良冀,齐仁理,姜娜,黄仲华,罗金玲.
世界多分支井技术研发现状(上)[J]
.科技信息(石油与装备),2011(5):48-49.
被引量:2
5
张新民,郭拥军,冯如森,吕鑫,张健,陈斌.
醇对石油磺酸盐/缔合聚合物二元复合驱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33(6):121-123.
被引量:3
6
李华斌,高树棠.
较高碳数混合醇对大庆原油微乳液性质的影响[J]
.油田化学,1992,9(2):151-154.
被引量:1
7
祝春兰,张建光,林玉娟.
SMA与高级混合醇酯化树脂的研制[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7,26(1):57-58.
被引量:3
8
赵莉升,龙小柱,王长松,邢宇翔,陈强,田彦文.
甲基丙烯酸混合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的合成与降凝性能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2010,27(5):58-61.
被引量:2
9
牛丕俊,蒋晓强,冯波.
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和混合醇对原油的降凝作用[J]
.河南化工,1989(1):53-55.
被引量:2
10
张洁,孙艳,陈刚,孟祖超,杨乃旺.
差示扫描量热法在优化原油清蜡剂配方中的应用[J]
.精细石油化工,2011,28(2):64-67.
被引量:1
泸天化科技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