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宫卫星副教授认为膜性肾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湿热瘀滞.他强调祛邪,同时注重顾护脾肾之气,形成了一套补脾固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的中医治法,临床应用效如桴鼓.
膜性肾病(membranuous nephropathy,MN)是一个病理形态学诊断名词,其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襻上皮侧可见大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膜性肾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约80%的患者表现呈肾病程度的蛋白尿,约30%~40%的患者有镜下血尿,疾病进展较慢,一般发病5~10年后才出现肾功能损害及高血压,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1].
出处
《光明中医》
2013年第12期2633-2634,共2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