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外延内涵传承理论视角下转类词的转喻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转类词的转喻理据进行了考察,通过分析转喻思维与名动转类、名形转类以及形动转类的关系,对转喻思维在词类转换过程中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表明,词类转换是建立在外延内涵的传承基础之上,转类词的转喻机制需要服从外延内涵的传承规则。
作者
许燕
何爱晶
机构地区
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3年第5期57-59,共3页
Jingdezhen Comprehensive College Journal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2)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Y12)
关键词
转类词
转喻
外延内涵传承说
分类号
H136.9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1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徐盛桓.
外延内涵传承说——转喻机理新论[J]
.外国语,2009,32(3):2-9.
被引量:83
2
高芳,徐盛桓.
名动转用与语用推理[J]
.外国语,2000,23(2):7-14.
被引量:69
3
Ewa,K,G. A Kleparski.In search of evidence for metonymically motivated innovative nouns in children‘s speech[].Skas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Lingusitics.2005
被引量:1
4
何爱晶.
名-动转类的转喻理据研究——基于内涵外延传承说的分析[J]
.中国外语,2010,7(5):36-41.
被引量:6
5
Radden G,Kovencses Z.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1999
被引量:1
6
武仲波.
英语词类转换的认知机制研究[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5):70-73.
被引量:2
7
周领顺,李速立.
我国的英汉转类词研究[J]
.外语教学,2006,27(4):19-22.
被引量:13
8
徐盛桓.
转喻为什么可能——“转喻与逻辑”研究之二:“内涵外延传承”说对转喻的解释[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6(1):69-77.
被引量:74
9
宋培杰.
论副名组合中的名形转类[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5):136-13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95
1
束定芳.
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J]
.外语学刊,2000(2):23-33.
被引量:134
2
周领顺.
英汉转性词的理论问题[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15-17.
被引量:9
3
傅瑜.
名动转用的认知及语法隐喻理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S2):52-54.
被引量:9
4
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15.
被引量:731
5
袁毓林.
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85-201.
被引量:104
6
徐盛桓.
含意本体论论纲[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1):3-7.
被引量:35
7
徐盛桓.
含意的两种形态[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2):5-9.
被引量:22
8
邢福义.
“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
.语言研究,1997(2):1-10.
被引量:207
9
胡明扬.
动名兼类的计量考察[J]
.语言研究,1995,15(2):91-99.
被引量:26
10
徐盛桓.
话语含意化过程——含意本体论系列研究之四[J]
.外国语,1997,20(1):18-25.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217
1
刘云飞,屈琼,陈琪,李悦华.
准定语句式:认知参照点关系和转喻的视角[J]
.外国语,2021,44(2):31-40.
被引量:3
2
刘国辉.
英语名-动转类轨迹的实证研究[J]
.外国语,2021,44(2):23-30.
被引量:2
3
朱艳勤,张再红.
face名词动用的历时认知分析[J]
.外语教育,2019(1):165-173.
4
韩明阳.
“守株待兔”新考[J]
.汉字文化,2023(18):128-130.
5
魏在江.
认知转喻学研究论纲[J]
.英语研究,2021(2):102-114.
被引量:7
6
杨晶晶,熊国荣.
青蒿如何成为中国“健康使者”——基于《人民日报》1981-2020年的报道分析[J]
.传媒论坛,2022,5(12):33-36.
被引量:1
7
周瑞敏.
перифраза的认知阐释[J]
.中国俄语教学,2009,28(3):53-57.
被引量:1
8
马玉安.
小泉政府采取综合对策遏制通货紧缩[J]
.金融博览,2002(11):53-53.
9
邹春玲.
外延内涵传承与类-属思维[J]
.当代外语研究,2010(12):1-6.
被引量:5
10
刘宏伟.
外延内涵传承说与语篇建构[J]
.当代外语研究,2010(12):6-12.
1
周树江.
名动转类词的语用效果及其认知阐释[J]
.求索,2008(6):197-198.
被引量:2
2
陈蕾,刘桂兰.
汉语歇后语的转喻理据[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497-499.
被引量:3
3
吴淑琼.
语法中的转喻理据和英语语法教学[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6):122-127.
被引量:4
4
李宁.
从“外延内涵传承”角度探讨“××门”结构的转喻理据[J]
.青年文学家,2011,0(13):156-156.
5
陈蕾.
电影构建与识解的转喻理据[J]
.电影文学,2009(19):9-10.
6
黄丽君.
委婉表达的认知机制新解[J]
.当代外语研究,2010(12):17-21.
7
焦丽.
英语习语的转喻认知分析[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5):61-63.
被引量:1
8
龚翼蓉.
“××门”结构转喻的理据[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85-86.
9
何爱晶.
从转喻到转喻理据[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5):69-72.
被引量:1
10
张美霞.
古汉语中的名动词转类[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9):86-88.
被引量:1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