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金字塔”型刑事证据标准与公诉观念的转变
被引量:5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0年第4期95-96,共2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49
-
1黄达亮.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之不足[J].人民检察,2001(3):54-54. 被引量:13
-
2孙长永.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及其司法审查比较研究[J].中国法学,2001(4):119-139. 被引量:68
-
3龙宗智.再论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J].人民检察,2002(3):5-7. 被引量:24
-
4陈瑞华.义务本位主义的刑事诉讼模式——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程序效应[J].清华法学,2008,2(1):30-48. 被引量:45
-
5《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盟约》对我国法制的挑战[J].法学,1999(4):23-30. 被引量:6
-
6龙宗智.论坦白从宽[J].法学研究,1998,20(1):45-52. 被引量:64
-
7董林华.“以事实为根据”的提法质疑[J].河北法学,1999,17(3):53-55. 被引量:3
-
8杨荣新,单云涛.论诉讼证据制度[J].政法论坛,1991,9(5):32-36. 被引量:5
-
9蒋志培.应确立我国依法求实法官确信的证据制度[J].法学杂志,1989,10(6):42-43. 被引量:1
-
10孙再思.“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新论[J].学习与探索,1994(1):42-4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5
-
1李艳丰,雷建国.论我国公诉的证据标准[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18(1):39-42.
-
2葛琳.公诉证明的理论框架[J].证据科学,2008,16(6):689-698. 被引量:4
-
3李辞.公诉与定罪适用同一证明标准的理论反思[J].当代法学,2015,29(3):144-152. 被引量:11
-
4高一飞.刑事司法研究中的话语误解[J].中国法律评论,2017(2):173-182. 被引量:6
-
5彭真军.论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立法及其完善[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18(6):72-7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3
-
1纪福和.证据协商背景下的供述问题——基于以Q市K区为样本的实证分析[J].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0(1):22-57.
-
2陈卫东,简乐伟.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0,18(1):83-88. 被引量:14
-
3滕云.也谈对“犯罪事实”的认识——从《史上最糊涂的审判--现代版葫芦僧判葫芦案》说起[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11):115-115.
-
4鲁雪松.我国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129-130.
-
5李辞.公诉与定罪适用同一证明标准的理论反思[J].当代法学,2015,29(3):144-152. 被引量:11
-
6孙皓.论公诉权运行的机械性逻辑[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23(5):87-103. 被引量:13
-
7周洪波,昝春芳.刑事庭审实质化视野中的公诉证据标准[J].江海学刊,2017(6):140-147. 被引量:7
-
8张保生,王旭.2015-2016年中国证据法治前进步伐[J].证据科学,2017,25(6):645-673. 被引量:7
-
9高一飞.“审判中心”的观念史[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8,26(4):123-155. 被引量:10
-
10谢小剑.以审判为中心改革中的统一证明标准:学术争辩与理论反思[J].当代法学,2019,0(5):118-126. 被引量:10
-
1国企滋生腐败的四个深层根源[J].企业党建,2011(7):41-41.
-
2北京阶层结构转向“橄榄型”[J].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07(2):66-66.
-
3应献.干部“改非”生态调查[J].廉政瞭望,2007(11):12-14.
-
4刘萨娜.“互联网+”政府治理中政府公信力重塑[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6,17(2):34-36. 被引量:4
-
5徐西光.浅析现代官僚制的困境[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2,24(2):25-29.
-
6范力军,高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立法历程[J].中国农村科技,2008(10):37-39. 被引量:2
-
7关晓丽.中国社会结构正由“金字塔型”向“橄榄球型”过渡[J].社会科学战线,2004(6):230-233. 被引量:5
-
8张恺.庐山会议对发展党内民主的几点启示[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52-54. 被引量:1
-
9张恺.庐山会议对发展党内民主的几点启示[J].大连干部学刊,2006,22(6):18-20.
-
10高红,陈如.市民社会与我国社会结构合理化的理论求证[J].云南社会科学,2004(5):74-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