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洛阳地区构造格局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依据洛阳地区主要构造特征,分析了洛阳地区的构造演化,研究表明:经过多期次构造运动改造,洛阳地区形成以断陷盆岭为主的大地构造格局。该格局为区内矿产资源的富集和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安、宜洛、偃龙三大煤田赋存于本区的相对隆起区,埋深较浅,开采便利。
作者
吕乐乐
刘秋华
机构地区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
出处
《科技视界》
2013年第26期391-391,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关键词
洛阳
构造
区域地质
分类号
P627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河南煤田地质公司著,郭熙年,等.河南省晚古生代聚煤规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147.185-189.
被引量:1
2
郑求根,张育民,赵德勇,刘志勤,彭国力.
豫西地区构造演化与上三叠统地层保存和分布[J]
.河南石油,1998,12(2):6-10.
被引量:13
3
许德云.
洛阳-伊川盆地勘探潜力浅析[J]
.内江科技,2012,33(8):130-13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何明喜,常辉,韩玉戟,吴富强,赵海珍.
伊川盆地上三叠统油气成藏条件及类型[J]
.河南石油,1995,9(3):17-23.
被引量:10
2
王燮培等.石油勘探构造分析[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3
刘司红,刘西宁,李平和.
洛阳-伊川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J]
.地质与资源,2003,12(4):228-232.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2
1
周新科,许化政,胡宗全,王传刚.
豫西地区晚三叠世原型盆地及含油气性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3):211-217.
被引量:16
2
杨明慧,刘池洋,曾鹏,白桦,周进.
华北克拉通晚三叠世沉积盆地原型与破坏早期构造变形格局[J]
.地质论评,2012,58(1):1-18.
被引量:29
3
王建一,胡望水,汤济广,李松泽,赵丹.
豫西地区中古生代构造特征与油气前景评价[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35(5):207-215.
被引量:4
4
王飞,胡望水,汤济广,李松泽.
豫西地区构造样式与成藏模式[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15,12(4):1-7.
被引量:4
5
岳绍飞,黄传炎,严德天,刘杰,李潇鹏,张静.
洛伊地区三叠系上统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1):208-216.
被引量:9
6
许文强,袁炳强,马小雷,鲁海鸥.
利用重磁资料研究洛阳-济源盆地断裂构造与油气关系[J]
.地质科技情报,2017,36(1):106-116.
被引量:4
7
司庆红,司马献章,张超,孙卫志,王善博.
伊川凹陷谭庄组储层特征与致密油成藏条件[J]
.特种油气藏,2017,24(5):42-47.
被引量:4
8
赵东.
对洛阳市南部万安山一带几个地质构造问题的探讨[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4):154-156.
被引量:2
9
王飞,胡望水,汤济广,李松泽.
豫西构造样式与成藏[J]
.化工管理,2014(36):186-187.
10
王会敏,陈守余.
基于因子分析的异常信息提取与评价——以南阳盆地及造山带为例[J]
.地质找矿论丛,2021,36(1):105-113.
同被引文献
11
1
成春奇,郑高升,魏广庆.
基于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观测值的非稳定流求参方法[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z1):98-100.
被引量:5
2
滕凯,刘敬莲,周玉清.
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解析法[J]
.地下水,1994,16(2):47-50.
被引量:7
3
王建锋.
洛阳龙门石窟地温场研究[J]
.中国岩溶,1995,14(4):305-313.
被引量:4
4
李宏伟,罗锐.
龙门地下热水的开发与利用前景分析[J]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6):26-28.
被引量:6
5
牛志刚,范云霞,孙宝山,刘传喜.
河南龙门地热田温热水成因浅析[J]
.中州煤炭,2006(6):17-19.
被引量:5
6
王继华.
河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及开发利用与保护[J]
.河南科学,2009,27(11):1445-1448.
被引量:2
7
付在林.
嵩山地区地热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35(2):107-108.
被引量:5
8
陈广东,田君慧.
河南省地下水资源状况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6,0(8):28-29.
被引量:2
9
苗冬寒,张少勇.
龙门地热田开发利用现状及地热成因[J]
.中州煤炭,2014(2):102-104.
被引量:1
10
杨现国.
洛阳龙门地下热水形成条件的研究[J]
.地下水,2014,36(5):58-6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邵平.
绥宁县金屋塘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特征及水质评价[J]
.国土资源导刊,2020,17(1):52-56.
2
李新亮,韩琳琳,陈朋磊.
洛龙区龙门矿泉水资源储量研究[J]
.能源与环保,2017,39(6):200-20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纪振付.
某地地热水资源成因机制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8(11):183-183.
1
胡善亭,王英哲,刘桂荣,孟繁聪,孙克勤,李儒丰.
鸡西煤田煤成气赋存规律[J]
.东北煤炭技术,1994(2):45-48.
被引量:1
2
于广程,计新利,李伟.
集宁煤田赋煤特征及找煤方向探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8):47-47.
被引量:3
3
吴顺彬,叶定南.
川南煤田晚二叠世煤层气评价研究[J]
.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4,0(1):192-192.
科技视界
2013年 第2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