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探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发展、作用机制及其监管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影子银行具有类似传统商业银行的职能,但其运作方式、风险暴露等却与商业银行并不相同,因此对既有的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构成巨大挑战。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影子银行体系在我国获长足发展,并对我国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在描述影子银行的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影子银行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和改进监管的初步建议。
作者
郭华丹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福建金融》
2013年第10期28-30,共3页
Fujian Finance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作用机制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04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1
袁增霆.
中外影子银行体系的本质与监管[J]
.中国金融,2011(1):81-82.
被引量:108
2
李旭,武耀华.
中国的影子银行问题及监管[J]
.中国外资,2011(20):60-60.
被引量:11
3
李东卫.
影子银行系统的监督与管理[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15(2):47-51.
被引量:8
4
钟伟,谢婷.
影子银行系统的风险及监管改革[J]
.中国金融,2011(12):33-35.
被引量:50
5
周莉萍.
影子银行体系的机制及其脆弱性[J]
.银行家,2010(12):90-93.
被引量:15
6
陆小康.
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及其监管:基于流动性风险的视角[J]
.金融纵横,2011(9):28-32.
被引量:17
7
龚明华,张晓朴,文竹.
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J]
.中国金融,2011(3):41-44.
被引量:116
8
姚军,葛新峰.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信贷调控政策的影响[J]
.金融纵横,2011(10):11-14.
被引量:17
9
胡雪琴.
从风险视角探讨影子银行及其中国化现状[J]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1(9):15-17.
被引量:16
10
易宪容.
“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
.江海学刊,2009(3):70-76.
被引量:152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萨缪尔森.《放松管制的经济难以持续》,《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2月6日.
被引量:2
2
马俊.《危机还是契机?》,《南方周末》2009年2月5日.
被引量:1
3
范奥德.《证券化的经济学分析及美国的经验教训》[J].比较,2007.
被引量:1
4
Lall等.《金融体系如何影响经济周期》,载《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第91-96页.
被引量:1
5
比尔·格罗斯.《支持核心资产价格》[J].证券周刊,2009,.
被引量:1
6
黄元山.《股票分析师太乐观?》[J].(香港)信报月刊,2008,.
被引量:1
7
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151,153页.
被引量:2
8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Credit Risk Transfer:Development from 2005 to 2007,April 2008.
被引量:1
9
次贷风波课题组.《次贷风波启示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75-76页.
被引量:1
10
刘卓衡.《日元利差交易剖析》[J].(香港)信报月刊,200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04
1
李思佳.
论影子银行监管[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0(2):105-146.
2
邓文硕.
财富红利时代银行理财的机遇、挑战与革新[J]
.金融会计,2021(1):13-22.
被引量:1
3
刘莉亚,黄叶苨,周边.
监管套利、信息透明度与银行的影子——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角度[J]
.经济学(季刊),2019,18(3):1035-1060.
被引量:46
4
柯燕青.
非银产品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研究——兼论资管新规的效应[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11):111-115.
被引量:1
5
余建强.
我国“影子银行”的金融风险及监管问题探讨[J]
.商业时代,2012(22):64-65.
被引量:13
6
邱峰.
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融合及风险规避研究[J]
.华北金融,2012(6):21-23.
被引量:5
7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联合课题组.
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外延[J]
.金融发展评论,2012(8):61-76.
被引量:75
8
王景斌,梅红.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改革探析——基于加拿大影子银行管控的经验[J]
.市场经济与价格,2014(3):35-40.
9
郑阳.
影子银行——信贷扩张的新模式[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11):160-162.
被引量:3
10
陈峰.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现状及风险研究[J]
.河北金融,2013(8):9-1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魏雅华.
中国式“影子银行”:野蛮生长后的隐忧[J]
.金融经济,2013(3):27-28.
被引量:2
2
康会欣.
野蛮生长的影子银行[J]
.大众理财顾问,2013(3):66-67.
被引量:1
3
李刚.
商业银行发展与影子银行风险防范[J]
.农村金融研究,2013(9):23-27.
被引量:1
4
陶诚,赖永文,杨敏,沈理明,林路曦,魏芳.
影子银行体系金融不稳定性扩张机制及风险防范研究[J]
.福建金融,2013(10):4-11.
被引量:3
5
常雅琨.
我国影子银行的价值与风险分析[J]
.时代经贸,2013,11(20):60-60.
被引量:1
6
齐红倩,黄宝敏.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6):119-12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史青.
解析影响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因素[J]
.经营管理者,2014(9X):45-45.
2
朱欢,张雪燕.
浅析我国影子银行的“野蛮式”生长及其成因[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24):358-358.
被引量:1
3
罗玮.
基于影子银行潜在风险的监管问题及对策初论[J]
.时代金融,2014(4Z):101-10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赵辉.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监管[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7):194-195.
1
刘星.
巴基斯坦金融市场现状及我国企业赴巴发展建议[J]
.国际金融,2016(5):46-53.
被引量:1
2
曾刚.
应允许适度金融风险暴露[J]
.英才,2014(5):81-81.
3
吴红毓然.
银行不良探底?[J]
.财新周刊,2015(12):36-39.
4
刘明康称银行别忽视系统性风险隐患[J]
.中国金融电脑,2010(10):92-92.
5
鄂志寰.
韩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影响[J]
.国际金融研究,1997(12):9-10.
6
王婧.
浅析人民币升值[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0):34-35.
被引量:1
7
赵晋平.
日本投资者看好越南的原因及影响[J]
.世界经济,1996,19(3):56-58.
8
唐鸣凤.
九十年代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及影响[J]
.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7,20(4):62-64.
9
张兆杰,吴永胜.
倘若软着陆——美元下滑原因及影响[J]
.国际贸易,2002(8):47-51.
被引量:2
10
江虹,张薇.
浅析出现新一轮加息的原因及影响[J]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4):24-25.
福建金融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