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十世纪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使中国的文化艺术力量获得了一次重新调配与整合的机遇,也促使中国美术家的艺术观念与艺术视向发生了重要转换。战争背景下的空间挪移与生存境遇,使中国艺术家更多地走向了民间与民族区域,在多元、丰富的民间、民族的艺术传统与生活中,不仅吸取了传统习画方式所不能涉猎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艺术样式与养料,改变了长久以来对文人艺术传统单向度传承的轨迹,也打破了对西方艺术模式尊崇的格局。特定语境下,多元多样的民族艺术价值观的初步确立,从一个侧面增强了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共6页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 & Desig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认同与民族想象-新中国西部民族美术创作研究>(1OYJA76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