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机械科技发展百年回眸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重大机械科技成果为主线 ,分 6个历史发展阶段回顾总结了过去1个多世纪中国机械科学技术的曲折发展历程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并进行了简要评述。
作者
王章豹
机构地区
合肥工业大学
出处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313-1317,共5页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关键词
中国
机械科技
制造技术
发展阶段
发展历程
分类号
TH-09 [机械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1
雷源忠.
现代制造科学的新发展[J]
.中国机械工程,1999,10(9):962-965.
被引量:25
2
黄开亮,机械管理开发,1994年,4期,2页
被引量:1
3
武衡,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1991年,13,72页
被引量:1
4
张柏春,中国近代机械简史,1991年,31-43,64-90页
被引量:1
5
钟少华,机械工程材料,1987年,1期,30页
被引量:1
6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机械工程卷.3,1985年,922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师汉民.
现代制造产业的信息化趋势及其影响[J]
.中国机械工程,1997,8(1):84-86.
被引量:26
2
师汉民.
论仿生制造[J]
.中国机械工程,1998,9(1):51-54.
被引量:28
3
顾新建,祁国宁.
过程信息中的基因模型[J]
.中国机械工程,1998,9(11):80-84.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24
1
左铁钏,蒋毅坚.
微制造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机械工程,2000,11(z1):8-10.
被引量:4
2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J]
.科技促进发展,2009,5(1):47-47.
3
熊光楞,范文慧.
21世纪制造业的建模与仿真技术[J]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9):1884-1886.
被引量:16
4
黄安贻,高姗.
数字制造中制造信息的关键技术研究[J]
.机床与液压,2005,33(6):41-43.
5
李长河,蔡光起.
并联机床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29(1):7-13.
被引量:17
6
王振龙栾,英艳,赵万生,张晓东.
微细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在线制作与检测[J]
.电加工与模具,2000(3):13-15.
被引量:8
7
邹十践.
21世纪制造科学发展前景[J]
.建筑机械化,2001,22(2):54-55.
8
本刊编辑部.
“21世纪制造科学发展前景”编后记[J]
.建筑机械化,2001,22(4):47-48.
9
李仁旺,许宁,曾泽斌.
基于制造业环境演变的制造模式分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5):35-37.
被引量:8
10
李仁旺,肖人彬,许宁.
可视化结构建模工具在企业制造模式选择中的应用[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6(4):37-40.
同被引文献
11
1
吕政.
对“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工业经济,2004(11):5-10.
被引量:16
2
路甬祥.
制造业的创新与竞争力[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2003,32(3):4-14.
被引量:12
3
陈至立.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J]
.求是,2005(7):11-15.
被引量:34
4
简新华.
论中国的重新重工业化[J]
.中国经济问题,2005(5):16-26.
被引量:18
5
LEE JAY.Overview and perspectives on Japanese manufacturing strategies and production practices in machinery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1997 (October).
被引量:1
6
王章豹,李健.
面向新世纪发展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战略建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6(6):32-34.
被引量:2
7
李思一.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0,3(3):15-22.
被引量:17
8
李京文.
要大力加强我国的装备制造业[J]
.中国科技产业,2002(5):24-25.
被引量:4
9
傅利平,石玉顶.
中日技术引进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03,21(1):113-116.
被引量:11
10
马月才.
中、美、日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3(5):22-27.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2
1
吴庆庆,王章豹.
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装备制造业振兴策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9):12-15.
被引量:14
2
王章豹,吴庆庆.
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问题透视与路径选择[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5):1-8.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闫莉,薛惠锋,陶冶.
中国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
.河北学刊,2007,27(5):197-199.
被引量:3
2
杨芝,张镧.
大型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当代经济,2010,27(24):66-69.
3
夏云兰,吕永波,任远,刘子玲.
我国铁路运输装备制造业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7(6):53-57.
被引量:4
4
赵德海,赵莲.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对策研究[J]
.商业经济,2007(11):11-13.
被引量:2
5
王章豹,孙陈.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2):63-68.
被引量:60
6
侯卉,李国娟,辛欣.
提高东北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J]
.经济纵横,2007(12):47-48.
7
安玉兴,田华.
建设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的对策研究[J]
.党政干部学刊,2008(2):36-37.
被引量:6
8
孙德忠,王英照.
基于自主创新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路探析[J]
.现代管理科学,2008(3):64-66.
被引量:1
9
卜伟,王稼琼.
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与税收政策[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3):15-18.
被引量:3
10
卜伟,王稼琼.
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税收因素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6):78-81.
被引量:2
1
王章豹,陈元琴.
当代中国机械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回眸[J]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3):86-89.
被引量:1
2
王章豹.
中国古代机械工程技术的辉煌成就[J]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7):624-627.
3
李莉,劳奇成,李平,王建华.
坐标测量新技术及发展趋势[J]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1998,18(4):322-326.
被引量:4
4
陈洪海,袁寿其.
低比速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J]
.流体工程,2001,29(8):19-22.
被引量:15
5
董友.
创新驱动 打造风机制造强国[J]
.通用机械,2016(12):20-22.
6
余战.
工程起重机产业五年回眸[J]
.建筑机械化,2008,29(7):22-26.
7
梁宏.
轮式起重机滚筒制动器散热系统的改进[J]
.科技传播,2013,5(2):173-173.
8
刘安明.
回眸《机械工人》 寄语《金属加工》[J]
.金属加工(冷加工),2008(11):17-17.
9
吴连生.
重大机械装备失效分析与预防[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6,32(5):13-15.
被引量:1
10
回眸慕尼黑——Analytica2004在慕尼黑胜利闭幕[J]
.流程工业,2004(7):61-61.
中国机械工程
200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