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认识拉祜族“芦笙舞”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拉祜族"芦笙舞"是流传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一大民间舞种,因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的艺术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拉祜族传统文化标志性的代表作,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者
禇晓蓉
机构地区
普洱学院初等教育系
出处
《普洱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7,共3页
Journal of Pu'er University
关键词
拉祜族
“芦笙舞”
民族舞蹈
分类号
J722.22 [艺术—舞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李凯林.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考[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2):35-36.
被引量:9
2
武振玉.诗经[M]{H}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3
戴圣;王学典.礼记[M]{H}北京:蓝天出版社,2008.
被引量:1
4
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M]{H}北京:中华书局,200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
1
高长玲.
青少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的培育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1):58-61.
2
冯书生,张英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37-40.
3
高长玲.
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策研究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8(7):120-125.
被引量:12
4
曾长秋,蒋依晨,吴仁喜.
近三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29-31.
被引量:2
5
秦泽洪,赵瑞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走进大学生[J]
.中国外资,2011(8):261-262.
6
曾长秋,吴仁喜.
近三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33(3):55-59.
被引量:1
7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项目课题组,王颖,段恒春.
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研究述评[J]
.时代教育,2014,0(20):1-4.
8
段杰.
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现状的思考[J]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13,0(4):31-32.
同被引文献
16
1
马小骥.
多元智力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5):142-143.
被引量:1
2
袁建华.
试论拉祜族游猎游耕农业文化[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5):24-25.
被引量:1
3
卢艳兰.
论德育功能的科学内涵[J]
.理论月刊,2008(2):179-181.
被引量:5
4
罗承松.
社会变迁中的拉祜族游艺民俗[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1):19-23.
被引量:1
5
杨云.
拉祜族芦笙舞的民俗意蕴[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4):82-85.
被引量:2
6
石晶.
拉祜族芦笙及芦笙舞传统文化心态浅析[J]
.民族音乐,2015(5):34-35.
被引量:3
7
王珏,孔秀丽.
拉祜族芦笙舞传承与传播的当代实践调查--以普洱市澜沧县老达保寨为个案[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3):16-20.
被引量:2
8
孔秀丽,倪明霞.
论拉祜族“芦笙舞”及其教育传承的特殊功能[J]
.新余学院学报,2017,22(2):134-137.
被引量:2
9
王海.
云南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探析——以普洱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数字化保护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10):1-1.
被引量:2
10
杨彩虹,党玮玺.
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
.浙江体育科学,2017,39(5):67-7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杨剑.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拉祜族“芦笙舞”开展现状及传承与发展[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3):22-24.
2
孔秀丽,倪明霞.
论拉祜族“芦笙舞”及其教育传承的特殊功能[J]
.新余学院学报,2017,22(2):134-13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剑.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拉祜族“芦笙舞”开展现状及传承与发展[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3):22-24.
2
杨盼.
晴隆苗族“格尼角抓旮”传承价值分析[J]
.文学教育,2018,0(33):68-70.
1
王艳梅.
浅析豫东民间舞种“二鬼摔跤”的特点与传承[J]
.北方音乐,2016,36(12):21-21.
2
田萍.
民间舞种对民族文化融合的影响[J]
.才智,2016(20).
3
黄茜茜.
借鉴与汲取[J]
.杂技与魔术,2004(4).
4
向您介绍: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J]
.中外文化交流,1997,0(3):26-26.
5
林玉明,刘国梁.
麻栗花开幸福来 访拉祜族音乐专家黄邦勇[J]
.广播歌选,2012(8):8-17.
6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简介 布朗族民歌(布朗弹唱)[J]
.民族音乐,2011(6).
被引量:1
7
胡浩.
利川基本民间舞种简析[J]
.青年文学家,2013,0(21):185-185.
被引量:1
8
格桑欧珠.
论藏族舞蹈教学中“堆谐”舞蹈的训练价值[J]
.西藏艺术研究,2008(2):40-42.
被引量:2
9
How Mass Dances Have Changed Over the Past 60 Years[J]
.Women of China,2011(3):38-41.
10
游玉辉.
浅析藏族舞蹈在民间舞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30(7):149-150.
被引量:1
普洱学院学报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