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华稻蝗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多年系统观察的基础上,论述忻州市中华稻蝗的生活史和取食、交尾、产卵、活动等生活习性,预测发生趋势,并提出科学防治的措施。
作者
李书琴
赵书文
王晋瑜
机构地区
山西省忻州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出处
《植物医生》
2013年第5期4-5,共2页
Plant Doctor
关键词
中华稻蝗
习性
预测
防治措施
分类号
S435.112.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0
1
刘文旭,严毓骅.
以生物防治为主持续治理中华稻蝗的初步研究[J]
.昆虫学报,2000,43(S1):186-190.
被引量:3
2
鞠瑞亭,杜予州.
昆虫过冷却点的测定及抗寒机制研究概述[J]
.武夷科学,2002,18(1):252-257.
被引量:16
3
任金龙,赵莉,赵炎,葛婧.
意大利蝗对温度耐受力的初探[J]
.草业科学,2015,32(2):274-280.
被引量:11
4
冯祥和,张爱萍.
中华稻蝗的危害与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1989(12):26-26.
被引量:1
5
田方文.
紫花苜蓿田短额负蝗发生规律与防治[J]
.草业科学,2005,22(3):79-81.
被引量:13
6
陈伟,吴伟坚,刘婷,符悦冠.
越北腹露蝗卵的过冷却特性[J]
.昆虫知识,2006,43(4):479-481.
被引量:9
7
胡正明.
中华稻蝗发生规律及为害损失研究(简报)[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23(4):507-509.
被引量:5
8
王华弟,徐志宏,冯志全,徐福寿,吴玉香.
中华稻蝗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387-391.
被引量:9
9
王思忠,李庆,封传红,张敏,蒋凡,杨刚,罗林明.
西藏飞蝗各发育阶段的耐寒性[J]
.昆虫知识,2007,44(6):896-897.
被引量:8
10
李庆,王思忠,封传红,张敏,蒋凡,杨刚,罗林明.
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耐寒性理化指标[J]
.生态学报,2008,28(3):1314-1320.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3
1
刘延超,李颖姣,高宇,史树森.
两种蝗虫越冬卵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3):95-99.
被引量:5
2
于荣荣,张育平,马恩波,张建珍.
中华稻蝗Knickkopf(Knk)基因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J]
.植物保护,2020,46(4):74-80.
被引量:1
3
杨蕾,于凤泉.
辽宁省水稻中华稻蝗发生状况调查与防控对策探讨[J]
.辽宁农业科学,2023(1):76-7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何岚,张永军,叶小芳,季荣.
意大利蝗越冬卵抗寒性初步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2020,42(3):553-558.
被引量:4
2
魏淑花,吴秀芝,王颖,马志宁,高立原,黄文广,张蓉.
白纹雏蝗抗寒特性和高温耐受力及其机制[J]
.植物保护学报,2021,48(1):172-178.
被引量:11
3
杨蕾,于凤泉.
辽宁省水稻中华稻蝗发生状况调查与防控对策探讨[J]
.辽宁农业科学,2023(1):76-78.
被引量:1
4
李维宇,唐佳威,田径,张萌,史树森.
温度对长额负蝗Atractomorpha lata Motschoulsky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3,45(2):385-392.
被引量:1
5
李文博,田鑫月,唐佳威,李悦铭,陈欢欢,李正田,李伟.
长额负蝗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3,42(3):28-32.
被引量:1
6
任少华,徐丽学,翁杰,耿艳丽,旷石怡,太一梅.
水稻主要害虫的差异化测报方法与防控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2023(S01):7-9.
被引量:1
7
李文博,HAIDER BASHIR NAWAZ,王自杰,唐佳威,杨爽,陈欢欢,田睿林.
纺梭负蝗过冷却能力和低温存活率研究[J]
.北方农业学报,2024,52(3):108-113.
1
张名福,黄秀琴.
柑桔黄龙病田间症状识别系统观察[J]
.福建果树,1998(3):38-39.
2
王丽芳,马广约,王绍义.
小麦新品系皖9231-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580-582.
被引量:2
3
曹发军.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3(7):145-145.
被引量:1
4
夏心祥,张安存,李建芹.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J]
.农技服务,2008,25(6):49-49.
被引量:1
5
邹俊飞.
务川县水稻三大病害的防治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4):55-56.
被引量:1
6
周雪梅,孙爱芹.
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
.农技服务,2008,25(4):52-52.
被引量:3
7
李泰晓.
鲁掌镇玉米大斑病防治措施[J]
.云南农业,2012(6):24-25.
被引量:1
8
王吉红.
玉米制种田瘤黑粉病的发生及防控措施[J]
.种子科技,2013,31(9):60-61.
9
彭玉梅,崔鲜一.
重迎茬地大豆减产原因及孢囊线虫病的防治[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9(2):16-17.
10
许波,崔向华,许海涛.
玉米螟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69-69.
被引量:12
植物医生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