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血栓栓塞症包括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有效的抗栓治疗是防治血栓栓塞症致残、致死的重要手段。抗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严重出血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综合评估血栓与出血风险,制定抗栓治疗个体化方案,对血栓栓塞症的防治至关重要。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许多学者总结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模型(RAM )和出血的临床预测规则(CPR)来权衡血栓形成风险和出血风险。与临床危险因素相比,血栓与止血相关分子标志物更直接地反映机体循环系统的微观状态,能更好地预测血栓前状态,有利于早期和针对性地进行抗栓治疗。综合运用临床风险评估模型和血栓与止血相关分子标志物,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栓药物以及抗栓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疗程。
出处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562-3564,共3页
Chongqing medicine
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财社[2011]1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