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之几点异同——一个法理学角度的比较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和法家,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两大家。从思想核心、法律与道德、对民众的态度和治国方针等角度对它们的法律思想进行的法理学式的比较可见,儒法两家的法律思想,既有着较大的差异,也有着相同之处,这也是儒法两家在传统中国能发生融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
李俊丰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法学院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7-82,共6页
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儒家
法家
法律思想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萧公权著..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640.
2
张国华著..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06.
3
马作武..中国法律思想史纲[M],1998.
4
吕思勉著..先秦学术概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71.
5
何勤华.中国法学史(第一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92.
被引量:1
6
张中秋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382.
7
郭沫若著..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438.
8
武树臣著..儒家法律传统[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85.
9
武树臣,李力著..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第2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199.
1
刘首华,关晓梅.
儒家德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长白学刊,2006(2):53-54.
被引量:1
2
李建平.
从“有为”到“无为”——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认识[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23-124.
3
王守城.
贯彻依法治国方针 坚持以德治理企业[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3):48-49.
4
陈寿灿,傅文.
儒家德治的思想内涵,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J]
.人文杂志,2005(2):128-132.
被引量:3
5
周翔.
浅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
.前沿,2003(1):81-82.
6
唐金玲.
浅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J]
.广西社会科学,2001(3):131-132.
7
郑黔玉.
略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J]
.理论与当代,2003(12):36-37.
8
郑宜和.
“和谐”:管理者和个人修养的重大目标[J]
.中国集体经济,2009(10):41-45.
9
李萌.
从传统儒家“德治”思想到现代政治发展[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8):13-15.
10
孙景坛.
宋明理学非儒家论[J]
.南京社会科学,1996(4):28-34.
被引量:5
<
1
2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赵荣国
宋立军
苏桂武
李卫平
郑通彦
高建国
魏本勇
崔秋文
李亦纲
相关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相关主题
地震灾害
灾害
地震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