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新认识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管理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提出了流动性具有三个层次结构特征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基础,分析指出6月中下旬发生的流动性恐慌是市场层面的流动性危机,其直接原因是货币政策调整引发的市场预期改变,中长期原因是银行经营方式和资产负债结构的改变,以及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指出今后一段时期流动性将持续总体偏紧,并提出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建议。
作者
周吉人
机构地区
中国工商银行
出处
《宏观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7,31,共6页
Macroeconomics
关键词
流动性
经营转型
结构调整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7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9
参考文献
10
1
董小君.
从“热钱”到“钱荒”:形势逆转的原因、影响及应对之策[J]
.经济学动态,2013(7):94-98.
被引量:12
2
AvinashD.Persuad主编:《流动性黑洞-理解、量化与管理金融流动性风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被引量:1
3
王国刚.
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蝴蝶效应[J]
.中国金融,2013(14):25-27.
被引量:4
4
魏国雄.
综合治理市场流动性问题[J]
.中国金融,2013(14):22-24.
被引量:3
5
余永定.
理解流动性过剩[J]
.国际经济评论,2007(4):5-7.
被引量:92
6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0一三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2013年.
被引量:1
7
中国人民银行:《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13年.
被引量:1
8
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被引量:3
9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9]87号).
被引量:1
10
5月1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关联交易有关事宜的公告》.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岳华,顾丽雅.
全球金融监管的托宾税视角[J]
.税务与经济,2006(5):73-77.
被引量:6
2
Magnus Saxegaard:Excess Liquid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Evidence from Sub-Saharan Africa. IMF, Working Paper, WP/06115.p12.
被引量:1
3
Rasmus Rufer and Vivio Stracca: What is global excess liquidity, and does it matter? EBC,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696. Nov. 2006, p7.
被引量:1
4
Sebastian Becker: Global Liquidity “glut” and Asset Price Inflation, Deutsche Bank Research, May 27,2007, p4.
被引量:1
5
张冠宇 刘建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口支持“托宾税”[N].中国税务报.2009(005)
被引量:1
6
Paul Bernd Spahn."The Tobin Tax and Exchange Rate Stability"[].Finance & Development.1996
被引量:1
7
Tobin J.A Proposal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Reform[].Eastern Economic Journal.1978
被引量:1
8
.Central-Bank Communication and Policy Effec-tiveness)。[]."The Tobin tax and exchange rate stabil-ity".1996
被引量:1
9
Woodford.'Central-bank communication and policy effectiveness'. http://www.columbia.edu/-mw2230/JHole05.pdf . 2005
被引量:1
10
孙磊.
托宾税对我国管理短期资本流动的启示[J]
.经济问题探索,2004(1):72-74.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07
1
李淑华.
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
.社科纵横,2008,23(5):69-70.
2
王书华,崔泽园.
国家效用偏好与超额货币供给:基于非均衡计量系统的估计[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28(1):83-89.
3
张明.
流动性过剩的测量、根源和风险涵义[J]
.世界经济,2007,30(11):44-55.
被引量:43
4
刘金山.
非正常资金流入与货币政策独立性[J]
.学术研究,2007(11):73-76.
被引量:5
5
赵庆,徐路.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特点[J]
.经济师,2008(2):29-30.
被引量:10
6
张宁.
外汇储备与流动性过剩危机[J]
.对外经贸实务,2008(1):90-93.
被引量:1
7
黄昌利.
基于广义货币供给与需求的中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2):16-19.
被引量:4
8
戴金平,刘津,靳晓婷.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货币经济学分析[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16-124.
被引量:4
9
应展宇.
中国资本市场证券供给政策的回顾与战略前瞻[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28(3):50-56.
被引量:2
10
苏国强.
经济增长、流动性过剩与投资过热[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20-2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3
1
汪勇祥,吴卫星.
基于流动性的资产定价模型——中国股市“流动性之谜”的一个理论解释[J]
.经济学(季刊),2004,3(B10):27-40.
被引量:13
2
刘涛.
中国经济波动的信贷解释:增长与调控[J]
.世界经济,2005,28(12):24-31.
被引量:52
3
席红辉.
流动性风险与预期股票收益[J]
.统计与决策,2006,22(2):94-97.
被引量:10
4
郭泓,杨之曙.
国债市场新券和旧券流动性实证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2006(2):62-68.
被引量:14
5
金雪军,徐利君,徐冯璐.
交易成本与国债市场流动性:基于上海债市的实证研究[J]
.软科学,2006,20(1):53-56.
被引量:6
6
杨宝臣,张世英.
机理变化型协整变结构检验[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15(1):61-64.
被引量:10
7
王韧,吴健.
外部影响与“迷失”货币的成因——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
.金融研究,2007(02A):12-25.
被引量:19
8
李健.
结构变化:“中国货币之谜”的一种新解[J]
.金融研究,2007(01A):41-52.
被引量:67
9
黄峰,邹小芃.
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溢价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4):191-200.
被引量:18
10
余永定.
理解流动性过剩[J]
.国际经济评论,2007(4):5-7.
被引量:92
引证文献
9
1
杨雪峰.
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危机[J]
.世界经济研究,2014(5):16-19.
被引量:4
2
李沂.
我国货币政策的流动性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35(4):115-119.
被引量:3
3
李沂.
流动性调整与资产价格波动——基于协整与两阶段BayesianVAR模型的分析[J]
.求索,2014(6):109-113.
4
李炳,袁威.
货币信贷结构对宏观经济的机理性影响——兼对“中国货币迷失之谜”的再解释[J]
.金融研究,2015(11):33-46.
被引量:31
5
韩金晓,吴卫星.
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基于一个新的价差类流动性度量指标的实证研究[J]
.上海金融,2017(12):51-57.
被引量:6
6
邓秉德,庞晓波,李文.
宏观流动性与银行流动性相依结构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8,0(8):173-177.
被引量:4
7
莫紫霄.
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2):13-21.
被引量:1
8
黄玲,张庆君.
疫情冲击、信用违约和流动性风险防范[J]
.华北金融,2021(5):40-48.
9
王妍,林思涵,王继红.
流动性供给、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与流动性分层[J]
.金融经济学研究,2024,39(4):38-52.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金玲,吉余峰.
商业银行信贷流向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时代金融,2020(30):25-27.
被引量:2
2
张前程,范从来.
信贷期限结构与实体经济资本回报率[J]
.国际金融研究,2021(6):23-33.
被引量:13
3
许桂华,刘飞.
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探析:动因、演化过程及影响[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6):22-27.
被引量:2
4
付俊芳.
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流动性问题探讨[J]
.商,2016,0(4):174-176.
5
赵学军.
2015年当代中国金融研究概述[J]
.金融理论探索,2016(2):73-80.
被引量:1
6
乔海曙,杨蕾.
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
.金融论坛,2016,21(9):14-20.
被引量:28
7
叶春艳.
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模型下的货币政策调控与宏观经济稳定研究[J]
.商,2016,0(29):163-163.
8
陈享光,黄泽清.
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
.当代经济管理,2016,38(10):1-7.
被引量:2
9
课题组,张晓宇,李建伟,魏路遥.
供给侧改革进程中的信贷规模、期限结构和投放时机选择问题研究[J]
.华北金融,2016,0(11):4-8.
被引量:1
10
王韧.
经济开放、结构性冲击与货币供求机制变化[J]
.经济问题探索,2017(2):12-21.
被引量:3
1
孙利坚.
两税改革效果有待考验[J]
.现代商业银行,2007(8):11-11.
2
陈桢.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5):85-86.
3
廖俊平.
政策的累积效应导致市场预期改变[J]
.城市开发,2007(19):64-65.
4
蔡志洲.
不必怀疑中国股市的良好前景[J]
.科技与企业,2008(3):14-14.
5
覃楚云.
邮储银行互联网金融转型[J]
.中国金融,2015(16):35-35.
6
施明义.
加入WTO与中国网上银行[J]
.金融科学,2001(1):8-11.
被引量:5
7
李玉凤,姜广德.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政策性银行经营方式的思考[J]
.内蒙古统计,1997(5):15-17.
8
赵院民.
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的现实问题、目标取向及有效策略选择[J]
.经济经纬,1997,14(1):21-23.
9
李华.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方式必须转变[J]
.山东经济,1999(2).
10
李维山.
农业银行集约化经营近期策略选择[J]
.江苏农村金融,1998(8):21-22.
宏观经济研究
2013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