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军民科技创新系统融合的体制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国防科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在分析我国军民科技创新体制的现状基础上,通过与俄罗斯(前苏联)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军工体制进行比较,对制约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我国军民科技创新系统融合的体制改革建议。
作者
郭坚
机构地区
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
出处
《前沿》
2013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军民
科技创新
系统融合
深化改革
体制
分类号
C19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4
1
何维军,李庆云.
我国科技成果低转化率的原因及对策[J]
.科技导报,1999,17(9):22-23.
被引量:21
2
吕海军,甘志霞.
我国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1):97-99.
被引量:19
3
曹伟,江秀乐.
论尖端技术军民共用趋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对策[J]
.软科学,2006,20(1):77-80.
被引量:2
4
谭清美,王子龙著..军民科技创新系统融合方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28.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曹伟,王琛.
高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趋向与我国的对策[J]
.科技导报,1994,12(7):32-34.
被引量:5
2
韩鸿硕.国外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概况.航天技术与民品,1997,8:15-18.
被引量:5
3
董玉山.论毛泽东的科技思想和实践[J].人大复印资料—科技管理,2000,(8).
被引量:1
4
约翰·阿利克.美国21世纪科技政策[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134,261,263,370.
被引量:2
5
潘孝先.美国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的经验与启示[J].国外兵器动态,1999,(5):20-23.
被引量:1
6
张连超.美军高技术项目的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
被引量:19
7
施祖麟,韩岱峰.
美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及促进高技术产业化的启示[J]
.科技导报,1998,16(11):6-10.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39
1
金晔,江可申.
南京地区军民两用技术市场化路径及保障体系的构建[J]
.江苏商论,2009(2):6-8.
2
郭小明,雷光龙.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瓶颈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S1):98-101.
3
欧洁.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剖析[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2):43-44.
被引量:20
4
邓大营,肖杰.
我国科研经济效益低下的内生性:基于一个全新的视角[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6(8):31-32.
5
梁顺霞,初军威,杨雨.
中关村科技园区军民融合实证研究[J]
.国防技术基础,2006(10):37-40.
被引量:6
6
张翔.
关于加快高校专利申请及转移工作的建议[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17(6):35-38.
被引量:7
7
何如喜.
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成因与对策[J]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25-26.
被引量:3
8
何有琴,刘岩,马鲁豫,林玲.
我国的科技成果评价及其发展对策探讨[J]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7,20(3):133-135.
9
叶选挺,刘云.
美国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
.国防技术基础,2007(4):41-44.
被引量:41
10
刘希宋,王辉坡.
我国科技成果市场化营销模式研究[J]
.商业研究,2007(11):25-27.
同被引文献
13
1
罗怡.
高等院校军民科技融合创新保密体系建设思考[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3(3):26-27.
被引量:2
2
贺新闻,侯光明.
基于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创新组织系统的构建[J]
.中国软科学,2009(S1):332-337.
被引量:34
3
杜祥琬.
军民科技融合和国防科技的创新发展[J]
.国防,2011(1):8-10.
被引量:11
4
马惠军.
论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J]
.军事经济研究,2009,30(6):5-7.
被引量:8
5
关养利.
标准化工作要为统筹军民科技资源提供支撑[J]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7):58-59.
被引量:1
6
沈兆欣,魏欣亚,缪寅宵,弯天琪.
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以丰台区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3):13-15.
被引量:7
7
赵立雨,张萌物.
关中-天水经济区军民科技资源有效融合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54-58.
被引量:11
8
王亚玲.
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4):57-62.
被引量:31
9
徐小奇,钱振勤.
美国DARPA军民融合式科技创新发展路径探析[J]
.国防科技,2015,36(1):65-67.
被引量:14
10
尤琳,陈仕平.
军民融合背景下我国国防科技体系面临的市场风险及其应对策略[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28(5):72-7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董晓辉.
我国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态势与主要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3):111-115.
被引量:35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刘纪达,董昌其,王健.
进阶与融合:军民科技政策的变迁路径与未来走向[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2(1):120-141.
2
郭东来.
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研究[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0(14):186-186.
3
姜梁,杨培培,张庆普.
基于无人机的军民融合创新影响机制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10):96-111.
被引量:7
4
方炜,程鹏枭,李正锋.
“民参军”知识转移过程驱动因素与策略匹配——军民融合视角[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4):127-136.
被引量:3
5
王文涛,刘燕华,王静,汪航,龙开元,南雁.
国家军民融合创新对接平台构建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17,31(4):1-5.
被引量:11
6
张近乐,尚涛,蔡晨雨.
国防科技产业军民深度融合模式与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3):133-137.
被引量:24
7
陈姻,刘梦媛.
我国现有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中国军转民,2017,0(10):64-66.
被引量:10
8
常金玲,王跃.
河南省军民科技融合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J]
.创新科技,2017,17(11):10-12.
9
吴量,杨帆,韩煦.
后勤信息化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
.中国军转民,2018,0(3):70-73.
10
梅术文,朱南茜.
基于军民融合的专利运营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8,36(6):984-990.
被引量:15
1
刘铎.
“绩效型”社区管理模式的一项探索[J]
.中国民政,2008(4):33-34.
2
许健.
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研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6):76-79.
被引量:11
3
吴志丹.
基于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5):146-147.
被引量:3
4
李桂荣.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域下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研究[J]
.地方治理研究,2016(1):53-59.
被引量:4
5
龚绍林.
省社科院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1993,13(1):90-90.
6
湖北省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专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在汉正式成立[J]
.中国军转民,2014,0(9):8-8.
7
张聪明,杨贵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研究[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0(4):83-86.
被引量:1
8
刘润华.
社区体制研究(下)[J]
.广东民政,2006(7):18-21.
被引量:1
9
姬鹏宏,郭艳红,汤文仙.
加快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
.装备学院学报,2013,24(1):37-40.
被引量:12
10
王珺,袁耀文.
评《中国式经济体制研究》[J]
.学术研究,1985(2):105-106.
前沿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