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议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卡夫卡”影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主要谈论有“日本卡夫卡”之誉的村上春树,有其作品有着与卡夫卡相似的写作命题和人物刻画等方面内容。两个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有着惊人相似性。两者笔下的异形世界,孤独而冷漠的人际关系,还有作者天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感。文章主要通过研究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集《电视人》,以及《天黑以后》、《且听风吟》等,探寻卡夫卡和村上春树之间相同的闪光点。
作者
向碧霞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
出处
《青年与社会》
2013年第8期312-313,共2页
Young Society
关键词
卡夫卡
小人物
孤独
距离感
分类号
I313.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朱维之;赵澧;崔宝衡.外国文学(欧美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2
林少华.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3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被引量:1
4
林少华.优雅的距离感:村上春树小说的特点[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被引量:1
5
李玉梅.
浅谈村上春树作品中的距离感[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1):76-7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8
1
[1]村上春树.好风长吟[M].林少华,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2
[2]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被引量:4
3
[3]村上春树.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4
[4]村上春树.天黑以后[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5
[5]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M].林少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6
[6]村上春树.舞!舞!舞![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7
[7]林少华.村上和我谈了什么[N].世界新闻报,2006-03-10.
被引量:1
8
[8]清水良典.表现冷战后的世界的沦丧感--海外的村上春树热[EB/OL].http:∥www.lunhang.net/pinglun/075.htm,2006-03-2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
1
沈林.
村上春树小说艺术形式中的“美国”成分研究[J]
.山花(下半月),2014(4):125-126.
2
张颖.
从小说《蜂》看日本人的孤独感[J]
.才智,2014,0(18):293-293.
1
梁晓声:知青生活是我的写作命题[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15):16-16.
2
邵璐璐.
行走在剃刀边缘——村上春树《电视人》中人的生存意义[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12):101-102.
3
李梦瑶.
偶尔记起[J]
.才智(才情斋版),2014,0(8):1-1.
4
陆星豆,幽攸.
异形[J]
.故事大王,2015,0(1):175-176.
5
牛加花.
村上春树的个体与体制认识探究——以《高墙和鸡蛋》和《天黑以后》的关联为主[J]
.北方文学(中),2015,0(7):57-57.
6
于湘泳,胡亚鹤.
读解村上春树的《天黑以后》[J]
.青年文学家,2009,0(3X):110-110.
被引量:1
7
张江艳.
黑暗来临:你无处逃遁——解读村上春树的《天黑以后》[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11(1):64-68.
8
徐坤.
颠覆:作为一种文本策略——’97女性写作回眸[J]
.山花,1998,0(3):17-21.
9
徐芳.
天黑以后[J]
.诗刊,2012(7):47-48.
10
曲梵.
天黑以后[J]
.文学与人生,2011(2):37-41.
青年与社会
201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