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信息横向传递及其意义
出处
《生物学教学》
2000年第5期1-2,共2页
Biology Teaching
-
1黄辰,宋土生.对遗传概念的思考——遗传物质的横向传递[J].遗传,1999,21(3):37-38. 被引量:4
-
2章凯婴.氟虫腈防治白蚁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1):134-135. 被引量:6
-
3李志伟,王志钢.Wolbachia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6,17(3):250-252. 被引量:5
-
4李学红,程贯召,高明刚,李冬玲,宋云鹏.遗传物质的横向传递与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J].生态学杂志,2005,24(10):1221-1225. 被引量:2
-
5何睿林,梁宁生.人ⅡA型磷脂酶A_2的cDNA顺序与婴儿利什曼原虫DNA相似性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2):173-176.
-
6范玉贞.细菌的自然遗传转化及其意义与思考[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44-44.
-
7车继雁.从强势模因看隐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3):128-130. 被引量:1
-
8赵芹,谢大森,何晓明,罗少波,彭庆务,陈俊秋.瓠瓜LINE逆转座子RT序列的克隆与特征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24(1):1-11. 被引量:1
-
9禁止“亲上亲”的科学依据[J].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6(10):52-52.
-
10李文天,杨涛,张晓莹,陈帅,李洲,车代弟.现代月季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的克隆及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4,12(6):1216-1221.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