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性伦理视阈下的职业道德建设路径探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由"家族-伦理人"向"市场-职业人"转化的过程中,人性因物而变,道德因物而迁。新形势下,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正视新问题、克服新挑战,以现实的"人"为立足点,探寻人性的变化状况,从职场内部探索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提升其实效性。
作者
宣云凤
林慧
机构地区
江苏省委宣传部
河海大学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13年第4期116-119,147,共5页
Jiang-huai Tribune
关键词
人性
职业道德
建设
路径
分类号
B822.9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高德胜.
论道德教育的城市遭遇[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9-75.
被引量:21
2
李锡海.
追求绝对自由:犯罪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根源[J]
.齐鲁学刊,2013(1):101-106.
被引量:4
3
张一兵主编..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1.
4
王晓升著..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03.
5
黄明理,刘小华,张秀芹.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信仰危机及其克服[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3):71-75.
被引量:6
6
陈少峰编著..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16.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蒋政武.
人有病,天知否?——“冷漠生存”报告[J]
.社区,2002(4):10-12.
被引量:1
2
邓晓芒.
再议“亲亲相隐”的腐败倾向——评郭齐勇主编的《儒家伦理争鸣集》[J]
.学海,2007(1):5-24.
被引量:51
3
丁为祥.
孔子“父子互隐”与孟子论舜三个案例的再辨析——邓晓芒《再议“亲亲相隐”的腐败倾向》一文简评[J]
.学海,2007(2):14-22.
被引量:4
4
龚建平.
“逻辑”是否可以取代“仁德”?———答邓晓芒先生对儒家“亲亲”伦理的质询[J]
.学海,2007(2):23-32.
被引量:5
5
叶匡政,韩欣.网络爱情批判[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144.
被引量:2
6
[英]洛克.政府论(下)[M].叶启芳,瞿菊农.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被引量:4
7
张妮等.问题奶粉伤害中国出口业[J].环球时报,2008-9-28.
被引量:1
8
《报刊文摘报》,2008年9月22日.
被引量:1
9
卢云.法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65.
被引量:2
10
[德]康德 沈叔平译.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被引量:93
共引文献
28
1
刘娜.
国人信仰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J]
.消费导刊,2010(8):295-295.
2
张丽.
试论博物馆教育与道德教育[J]
.东南文化,2015(1):121-126.
被引量:3
3
李国敏.
青少年视阈下的手机及其道德后果[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4):48-51.
被引量:2
4
马晓红.
国产动画片德育价值的实现障碍[J]
.教育学术月刊,2008(7):47-49.
被引量:2
5
高德胜.
危机四伏的家庭及其教育功能的萎缩[J]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0):54-59.
被引量:10
6
李菁.
现代社会家庭变迁的道德后果[J]
.中国德育,2008,3(12):24-26.
7
李菁.
现代家庭功能弱化的道德后果及学校教育应对[J]
.思想理论教育,2009(2):4-8.
被引量:3
8
李自天,李真.
寄宿制学生的就餐管理[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9(3):12-13.
9
李国敏.
中小学生“手机热”现象的道德审视[J]
.教育科学研究,2009(4):63-66.
被引量:5
10
高德胜.
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
.教育学报,2009,5(3):76-83.
被引量:50
同被引文献
4
1
林纯洁.
天职观与马丁·路德的世界重构[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9(11):60-67.
被引量:3
2
周东启.
科学实践概念的起源——兼论新教伦理在科学实践概念确立中的作用[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11):99-105.
被引量:3
3
张敏霞.
借鉴与反思: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观及当代价值[J]
.学理论,2017(10):105-106.
被引量:1
4
梁玲玲.
天职观的伦理价值意蕴——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7):95-9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刘蒙蒙,孙孝科.
马克思·韦伯的天职观与新时代公民职业道德建设[J]
.哲学进展,2023,12(5):909-914.
1
吕世平,张丽丽.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思考[J]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5(3):33-36.
2
陈德群.
基于正义的新农村建设[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4):18-20.
3
李雪云.
“和”文化的内涵及其现代建设路径探析[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3):73-75.
被引量:1
4
廖茂吉.
“三对关系”: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的抉择与转向——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启示[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5,17(3):41-43.
5
刘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5-19.
被引量:3
6
人性假设与市场经济[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1):136-140.
7
王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J]
.党政论坛,2008(19):44-46.
8
张娟.
建国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变迁及启示[J]
.求实,2006(6):35-38.
被引量:5
9
郭玲玲,王明辉.
伦理人假设的研究[J]
.管理观察,2007,0(1):42-43.
10
宋周,胡赣江.
伦理人:现代企业的人格定位[J]
.理论前沿,2009(23):23-25.
江淮论坛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