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思想政治课堂的学生表达权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主体间性哲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普及、渗透,使人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应该是单纯地以教师为主体或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亦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的模式,而应该是师生交互活动的模式。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确立并发展交互的师生关系。而确立和践行主体间性教育理念的关键就是学生获得并发展课堂表达权。当前,作为基层思想政治教师,应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将课堂表达权还给学生。
作者
闫合占
机构地区
南阳理工学院
出处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第7期40-41,共2页
基金
河南省2013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32400410832
关键词
主体间性哲学
主体间性教育
思想政治课堂
表达权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吴增凤.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
.改革与开放,2011(10X):69-69.
被引量:3
2
武林剑,崔国富.
主体间性视域下师生关系的本质解析——基于对现象学主体间性理论的反思[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81-82.
被引量:6
3
廉永杰,周家荣.
以人为本: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兼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对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引领[J]
.贵州社会科学,2008(4):15-18.
被引量:4
4
潘爽..生存论视域下的“主体间性”——兼谈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主体间性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8: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郭湛.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5(3):32-38.
被引量:351
2
郝文武.
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5-21.
被引量:138
3
[美]大卫·雷·格里芬 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27.
被引量:77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被引量:1006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被引量:5163
6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被引量:1883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被引量:16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1,241.
被引量:315
9
[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黄昏[M].万俊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被引量:4
10
周家荣,廉永杰.
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人本特征[J]
.北方论丛,2007(6):111-114.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0
1
段佳良.
主体间性视角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探讨[J]
.学园,2020(15):3-5.
2
邓剑光.
对国际人权保护的若干思考[J]
.江汉论坛,2008(10):135-138.
被引量:2
3
王建友.
论新农村建设中企业供给公共产品的价值——以“联众模式”为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22-27.
4
王娟萍,贾丽君.
交往理论视阈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主体间性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0):115-118.
被引量:1
5
谭竺雯.
从“有我”到“无我”的声乐教学哲学的经纬构建[J]
.音乐创作,2015,0(3):189-191.
6
刘艳朋.
马克思交往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
.教育界(综合教育),2015(3):33-33.
7
杨书红.
交往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17(4):115-116.
8
张胜难.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人文教育策略研究[J]
.陕西现代职业教育研究,2020(5):47-50.
9
张胜难.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人文教育策略研究[J]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6(1):29-33.
10
张胜难.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人文教育策略研究[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4(2):72-7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
1
花文凤.
高效课堂模式之殇及实践超越[J]
.中国教育学刊,2016(2):22-26.
被引量:7
2
杨晓丽.
主体间性对话:课堂教学的新视角[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2013,0(12):36-3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琚亮,章根平.
主体间性视角下高中政治课堂的“在场”互动[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6(6):44-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琚亮.
议题式教学的“他者”关怀——以“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为例[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7):37-41.
被引量:1
1
罗廷蓉.
立足有效构建卓越课堂[J]
.科学咨询,2015,0(41):72-72.
2
曹令秋.
减少教师的讲 促进学生的学[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10):40-40.
被引量:1
3
张卓玉.
人本主义的教育信念与追求[J]
.基础教育课程,2012(12):68-68.
4
田志超,刘巍,何磊.
“主体间性”教育与对话教学[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3(6):92-93.
被引量:6
5
唐隽菁.
借助矩阵破解品德课堂学习的困局[J]
.中国德育,2017,12(7):71-73.
6
魏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主体间性教育[J]
.成功,2010(4):201-201.
被引量:2
7
王凡录.
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8(4):22-23.
被引量:8
8
刘慧,戴庆锋.
主体间性教育与新课程改革[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6(3):34-35.
被引量:2
9
柳谦.
论主体间性教育与教师主体性[J]
.成人教育,2004,24(11):31-32.
被引量:6
10
周龙军,陆琦.
强化民主意识 实行民主教学[J]
.教师,2009(8):32-33.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