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当代实践——从育人的角度看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是关于人的本质与发展的理论,也是关于人的教育与发展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从对人的基本理论共识出发,审视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科学的育人之路。
作者
林孟涛
机构地区
闽江学院思政部
出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0,共4页
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
人的学说
人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唯物主义
分类号
D64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09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1
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N].人民日报,1984-01-27.
被引量: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14.
被引量:12
3
安启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大唯物史观与实践辩证法[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22(1):58-65.
被引量:30
4
张维祥,董中双.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4):48-52.
被引量:2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69.
被引量:20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1.248.
被引量:154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
被引量:11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51.
被引量:15
9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214.
被引量:1
10
陈开晟.
“综合创新论”的系谱反思与场域批判——以文论的知识状况为考察中心[J]
.江汉论坛,2010(4):103-10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方克立.
评“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J]
.哲学研究,1987(9):29-35.
被引量:20
2
余虹.
理解文学的三大路径——兼谈中国文艺学知识建构的“一体化”冲动[J]
.文艺研究,2006(10):23-29.
被引量:22
3
吴兴明.
“审美意识形态”与批判理论的学科化[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11.
被引量:8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575.
被引量: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6)下:212、274.
被引量:5
6
陆贵山.《文学研究的综合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8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被引量:1
7
.列宁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257.
被引量:6
8
.《张岱年文集》第6卷[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361页.
被引量:5
9
资本论[C].1975(1):92.
被引量:2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1.248.
被引量:154
共引文献
209
1
马捷莎.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3):54-57.
2
张鑫.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当代不适用性探讨[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18-22.
被引量:4
3
夏文斌.
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5):15-18.
4
邱启照.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理论月刊,2005(5):10-12.
被引量:1
5
梁柱.
陈云论党内民主[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3):11-17.
6
李凯林.
国情定位再认识和改革设计新进展[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3):26-30.
7
郑德荣,王占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形成内涵及重大意义[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5):24-29.
被引量:6
8
王锐生.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当代化的几个问题[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6):17-21.
被引量:8
9
雍涛.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贡献[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6):31-39.
被引量:8
10
赵曜.
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贡献——纪念恩格斯逝世110周年[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6):45-4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
1
戴国清,高秋平,陈永军.
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调查分析[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3):38-41.
被引量:3
2
黄莉.
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J]
.体育科学,2007,27(6):88-96.
被引量:145
3
孟祥乐.
新时期体育大学生人格特点的调查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77-78.
被引量:9
4
李燕.
论“丰富的个体”──兼析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14(3):72-76.
被引量:4
5
杨渊浩.
以制度与人的互动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41(6):53-56.
被引量:4
6
张良.
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逻辑内涵与时代价值[J]
.求索,2012(11):145-147.
被引量:9
7
王国敏,梁晓宇.
完整理解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3):43-50.
被引量:9
8
刘志,周家华.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J]
.求索,2013(7):107-109.
被引量:1
9
姜迎春.
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人学价值[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8-25.
被引量:9
10
沈贵鹏.
心理学视域中泛课程思政的特点诠释[J]
.思想理论教育,2018(9):66-71.
被引量:63
引证文献
7
1
孙芮晨.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视角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青年与社会,2015,0(4):36-36.
2
王鹏.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马克思主义人学释义[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8):171-172.
3
韦彪,徐晨.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路径[J]
.党政论坛,2019,0(7):39-42.
4
王莹.
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J]
.办公室业务,2019,0(24):35-36.
5
周德祥.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建设服务型政府意义解析[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0,34(1):50-54.
被引量:1
6
周德祥.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建设服务型政府意义解析[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0,0(2):4-8.
7
洪晓彬,李金坤,祝捷,刘洋.
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的依据、资源与路径探索[J]
.体育学刊,2024,31(1):110-11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张仪.
高职院校会计学专业财税一体化课程建设与实践[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01):158-160.
被引量:5
2
钟惠燕.
体育市场营销课程思政的理论支撑、价值塑造与育人路径探索[J]
.当代体育科技,2024,14(14):148-151.
3
李雅.
瑜伽课程思政的依据、资源与路径探索[J]
.当代体育科技,2024,14(15):158-162.
4
李增兆,郭宇刚.
体育教学论课程思政的价值特征、元素挖掘与实践融入[J]
.当代体育科技,2024,14(16):139-142.
5
李达,王永.
高校搏击对抗类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J]
.当代体育科技,2024,14(23):139-141.
6
骈炳宏.
高校乒乓球课程思政建设优化路径探究——以安阳市高校乒乓球课程为例[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26(5):126-129.
7
滕敏杰,魏骅,陶群山.
我国中年人生活方式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探索[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4(5):477-483.
8
于金泽,丁焕香.
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分析——以高校排球运动为例[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4(20):172-174.
1
魏晓燕.
论以人为本的理论意义[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0(6):55-56.
2
廖正君.
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迪[J]
.世纪桥,2007(11):53-54.
3
张甲哲.
浅议“法治中国”的价值意蕴及其当代实践[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5(2):54-54.
被引量:1
4
陈春常.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道路[J]
.桂海论丛,2014,30(2):67-70.
被引量:2
5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J]
.社科新视野,2005(1):36-42.
6
邵俊彦.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J]
.魅力中国,2009,0(31):212-27.
7
周正刚.
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J]
.湖湘论坛,2003,16(6):16-17.
8
石云霞.
旗帜就是形象[J]
.学习与实践,1997(10):18-20.
9
邱邦龙.
孙中山中国梦思想及当代实践探析[J]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4):41-43.
10
杨立荣.
构建和谐社会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2):64-6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