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杂交中稻、再生稻综合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多年实践表明,要使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都要获得高产,必须掌握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该文从选好组合、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加强中稻田间管理和狠抓再生稻的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供种植户参考。
作者
周其宣
机构地区
江津区石蟆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15期43-43,92,共2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
高产
关键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1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江津区、铜梁县强化中稻田间管理,夯实再生稻高产基础[EB/OL].http://www.agri.gov.cn/V20/ZX/qgxxlb_1/cq/201306/t20130605_3483825.htm.
被引量:1
2
任天举,张晓春,王培华,李经勇.
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配合力效应[J]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4):382-386.
被引量:27
3
李泽铭,肖培村,蓝兵,陈勇,袁驰,范琼勇,黄湘.
内香2550中稻+再生稻示范与栽培技术及讨论[J]
.中国稻米,2012,18(2):63-64.
被引量:1
4
甘元八.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应用效果及其配套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0,25(1):48-49.
被引量:5
5
范琼勇,蓝兵,董长利,彭艳,王音,刘代银.
杂交中稻+再生稻亩产吨粮技术的创新实践[J]
.四川农业科技,2012(2):14-1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黄体元,余腾秀.
隆昌县再生稻发展前景[J]
.四川农业科技,2008(9):25-27.
被引量:2
2
周开达 黎汉云 等.杂交水稻主要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初步研究[J].作物学报,1982,8(3):145-152.
被引量:40
3
乐开富.
头季稻栽培因素对Ⅱ优1259再生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11,17(5):60-62.
被引量:6
4
齐绍武,盛孝邦.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J]
.杂交水稻,2000,15(3):38-41.
被引量:62
共引文献
29
1
吕泽林,钟顺清,杨航.
再生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886-8888.
被引量:35
2
张建福,朱永生,蔡秋华,卓传营,张上守,郑荣和,谢华安.
再生稻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2011,25(1):103-106.
被引量:16
3
毕于运,王红彦,王道龙,高春雨,王亚静.
中国稻草资源量估算及其开发利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5):137-143.
被引量:42
4
张长海,李立中,吴行春,方金旭,汪祚开,李朝晖,郭亚玲.
籼型双晚杂交稻组合作再生稻表现及经济效益分析[J]
.杂交水稻,2012,27(4):37-43.
被引量:7
5
姚雄,唐永群,文明,张现伟,李经勇.
西南生态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J]
.南方农业学报,2013,44(6):1059-1064.
被引量:26
6
蒋俊,屠乃美.
再生稻产量形成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13,27(1):70-74.
被引量:21
7
朱永川,熊洪,徐富贤,郭晓艺,张林,刘茂,周兴兵.
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6):1-8.
被引量:79
8
吕建珍,马建萍,独俊娥,赵凯,刘晓东,卢成达.
不同谷子品种形态特征和光合生理特性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15,19(1):1-5.
被引量:10
9
徐富贤,熊洪,张林,朱永川,蒋鹏,郭晓艺,刘茂.
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9):1702-1717.
被引量:149
10
夏桂龙,欧阳建平,柳开楼,李亚贞,周利军,余跑兰,胡惠文.
促芽肥用量和留茬方式对赣东北地区再生稻产量和再生能力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16,22(2):27-30.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33
1
涂寿如,程建军,赵其龙.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学报,2005,17(2):40-42.
被引量:11
2
任天举,张晓春,王培华,李经勇.
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配合力效应[J]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4):382-386.
被引量:27
3
张上守,卓传营,郑荣和,李义珍.
再生稻超高产优化集成技术[J]
.中国稻米,2007,13(3):44-48.
被引量:15
4
何红卫,乐明凯.把品质和效益放在首位推广再生稻[N].农民日报.2015~11-10.3.
被引量:1
5
杨文泽.
浅析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8):59-59.
被引量:2
6
高阳华,陈志军,杨世琦,唐云辉,袁德胜.
基于GIS的重庆市再生稻光热资源适宜性区划[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6):672-676.
被引量:26
7
谢邦开.
薄膜育秧温度效应的研究[J]
.气象与减灾研究,1998,22(4):29-30.
被引量:2
8
丰大清,刘祥臣,刘春增,卢兆成,王守刚,李本银.
豫南稻区再生稻气候适宜性分析与实践[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7):41-44.
被引量:22
9
谢保忠,陈蔚.
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8-39.
被引量:4
10
钱太平,方锡文,张继新,邹春华,陈建军,徐志进,肖齐圣.
杂交中稻-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193-4195.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6
1
江敏,汪友元,刘道红,张琴,陈芳.
天门市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S01):30-33.
被引量:1
2
王家容,周其宣.
江津区西湖镇杂交中稻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22):42-43.
3
刘丹,黄修荣,王记安,高长清,罗珍美,程建平.
孝感市再生稻品种的筛选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1):2739-2742.
被引量:5
4
向君民.
慈利县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J]
.湖南农业科学,2018(7):8-12.
被引量:1
5
聂健,贾琳,贾先勇,周娟.
2018年武陵区再生稻高产示范探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5):92-94.
被引量:1
6
王庆志,丰大清,杨幽,孔倩,刘祥臣,张强.
豫南稻区再生稻生产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对策[J]
.中国稻米,2020,26(3):54-5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向君民.
慈利县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J]
.湖南农业科学,2018(7):8-12.
被引量:1
2
何爱斌,于朋超,陈乾,姜广磊,王慰亲,聂立孝.
甬优4949和超优1000在华中地区再生稻种植的氮肥运筹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2019,33(1):47-56.
被引量:15
3
刘伟,涂修亮,瞿和平,杨汉,唐诗,黄志谋.
鄂南丘陵红黄壤地区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5):9-13.
4
武茹,王姣梅,夏胜明,凌霄霞,谢国生.
长江中下游地区杂交中稻再生稻品种适应性的综合评价与筛选[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0,39(3):19-27.
被引量:12
5
毛志鹏,贾琳,张建华.
贺家山原种场深两优867再生稻示范总结[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7):124-125.
被引量:1
6
曹鹏,刘丹,张建设,汪本福.
湖北省再生稻产业协同推广机制创新与实践[J]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9):27-30.
被引量:3
7
王飞,黄见良,彭少兵.
机收再生稻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2021,27(1):1-6.
被引量:35
8
石守设,朱保磊,张顺,金开美,黄涛,李刚,师令智.
不同播期对再生稻信粳18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21,41(3):34-37.
被引量:2
9
段里成,郭瑞鸽,蔡哲,林志坚,吴自明,方圣,张崇华,刘丹.
南方九省再生稻安全生长期及高温热害时空变化[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29(12):2061-2073.
被引量:12
10
张晓红,吴小文,周兵,吴晨阳,潘志军,尹玲,程驭,夏慧婷.
不同灌溉萌发方式与留桩高度对沿江平原再生稻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22(5):10-13.
被引量:2
1
谭虎林,何强,彭文俊.
培两优500作中稻蓄留再生的高产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2002(3):18-19.
被引量:5
2
唐文帮,陈立云,刘国华,肖应辉.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500的选育[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4):287-289.
被引量:2
3
平顶半旱式小苗直插头季中稻蓄留再生稻获得两季高产[J]
.四川农业科技,1991(5):13-13.
4
洪松.
冬水田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旱育中苗秧技术[J]
.农家科技,1994(3):16-17.
5
陈章甫.
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J]
.农村百事通,2000(14).
6
谭正凡.
两系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示范成功[J]
.湖南农业,1996(5):6-6.
7
李木英,石庆华,王忠明,潘晓华,谭雪明,曾勇军,曾梅花.
Ⅱ优明86中稻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特性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2):165-171.
被引量:4
8
杨文泽.
浅析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8):59-59.
被引量:2
9
甘元八.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应用效果及其配套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0,25(1):48-49.
被引量:5
10
李木英,石庆华,王忠明,潘晓华,谭雪明.
种植密度对Ⅱ优明86中稻蓄留再生稻群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4):625-632.
被引量:6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