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紧凑型玉米品种与超高产栽培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总结了紧凑型玉米品种的高产生理特征 ,与平展型玉米品种相比 ,它具有穗上叶与主茎夹角小 ,叶向值大 ,叶面积系数大 ,群体光合势高 ,库容量大 ,经济系数高等特点 ,这是紧凑型玉米品种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同时针对当前紧凑型玉米超高产栽培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提出了紧凑型玉米的超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
陈举林
苏波
邹仁峰
王玉新
机构地区
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46-47,51,共3页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关键词
紧凑型玉米
品种
特性
超高产栽培
分类号
S513.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8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39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74
参考文献
4
1
吴明泉.
紧凑型玉米的高产特性分析[J]
.玉米科学,1996,4(3):41-44.
被引量:13
2
佟屏亚编..当代玉米科技进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278.
3
李登海.
对我国夏玉米亩产900~1000公斤高产品种选育目标的探讨[J]
.作物杂志,1994(1):1-2.
被引量:9
4
王忠孝,王庆成,牛玉贞,张军,徐庆章,高学曾,李登海.
夏玉米亩产吨粮的理论与实践[J]
.玉米科学,1993,1(1):10-12.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32
1
鲍巨松,薛吉全,杨成书,马国胜.
再论陕西关中灌区吨粮田的实践与开发[J]
.陕西农业科学,1993,39(4):3-5.
被引量:2
2
石嵩,须晖,李天来,杨贺.
冬春季不同番茄品种株型特征及其对植株群体光强分布的影响[J]
.中国蔬菜,2005(5):6-9.
被引量:6
3
何明,山春,张伟春.
茄子耐弱光研究的进展[J]
.辽宁农业科学,2005(4):24-27.
被引量:2
4
李明,杨克军,刘钢,徐金星,刘锦红.
寒地高产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6(5):553-555.
被引量:30
5
兰青阔,马兴林,陈杰,张立军.
寿阳旱作区高产、高效用水玉米品种引选研究[J]
.作物杂志,2006(1):11-13.
6
高士杰,李树强,刁玉先,金晓飞.
作物株型育种研究与进展[J]
.吉林农业科学,1997,22(2):21-24.
被引量:30
7
高书国,乔亚科,毕艳娟.
冀东北麦区小麦超高产育种潜力及对策[J]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11(2):48-52.
被引量:5
8
路海东,薛吉全,张德华,马国胜,王立祥.
陕西不同生态区玉米超高产的潜力和途径探索[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4):20-24.
被引量:15
9
朱玉芹,杨双,蔡鑫茹,张世忠.
玉米高产典型成因及技术措施浅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1):10-12.
被引量:1
10
董志新,李绍长,马富裕.
新疆玉米高产的实践及理论的初步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S1):11-1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39
1
申卓,桑立君,刘丽丽,徐涛.
紧凑型玉米的增产机制与选育[J]
.种子科技,2007,25(3):31-33.
被引量:3
2
张修金,蔡建.
玉米专用调节剂玉黄金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6).
被引量:6
3
张中东,王璞,何雪峰,罗坤.
不同密度处理对紧凑型玉米农大486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1):91-93.
被引量:16
4
郭天财,朱云集,王晨阳,崔金梅,康国章.
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4):46-50.
被引量:41
5
周柳强,黄玉溢,谭宏伟,黄美福.
长效氮肥对玉米的效应[J]
.南方农业学报,2003,41(S2):74-75.
被引量:4
6
曹彩云,李伟,党红凯,郑春莲,马俊永,李科江,王广才,张胜古.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产量、产量性状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13,28(S1):161-166.
被引量:35
7
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王满意,贾育恒,任建宏.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源库调节对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9):9-13.
被引量:21
8
郑延海,崔光泉,杨秀凤,张坤普,戴忠民.
高产夏玉米密度及氮磷肥用量优化模式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4,36(5):36-37.
被引量:14
9
赵明.
耐密型玉米的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科学,1993,18(1):10-11.
被引量:10
10
习金根,汤海军,周建斌.
不同灌溉施氮方式夏玉米生长效应[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4):68-74.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4
1
陈立军,唐启源.
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J]
.作物研究,2008,22(S1):428-434.
被引量:13
2
冯云选,程中文,李军.
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及高产栽培技术[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22-23.
被引量:7
3
张卫星,周训文,赵致.
我国粮食作物超高产研究与实践[J]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4):125-129.
被引量:6
4
何学芹,宋云飞,杨卫国,杨兆才.
紧凑型杂交玉米品种的增产效益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6):76-77.
被引量:2
5
蔡庆红,陶优生,唐云鹏,唐启源.
南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12,26(3):282-287.
被引量:18
6
高鑫,高聚林,于晓芳,王志刚,孙继颖,苏治军,胡树平,叶君,王海燕,崔超,李维敏.
高密植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茎秆抗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2,20(4):69-73.
被引量:49
7
杜震宇,童淑媛.
超密植条件下施用氮肥增效剂对玉米茎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108-110.
被引量:3
8
李绍长,田永浩,古立刚.
高密度下两种株型玉米果穗性状耐密性比较[J]
.新疆农业科学,2001,38(3):126-128.
被引量:4
9
赵致,张荣达,吴盛黎,宋碧,张帮琨,江龙,王嵩,胡建风.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1,34(5):537-543.
被引量:52
10
卢和顶,卢济事,薛珠政,林建新,陈山虎,童川拉.
玉米闽单88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01,16(3):16-2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74
1
岳竞之,孙迷平,张月玲,蔡友敏.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高密种植玉米的生长调控[J]
.基层农技推广,2023(11):84-88.
2
周波,胡学安,魏良明,薛华政,吴国强,黄凌.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郑单136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S1):107-110.
被引量:3
3
滕振勇.
玉米闽紫糯1号高产结构与需肥特性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04,19(3):164-168.
4
马瑞霞,张爱芹,刘文成.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夏玉米生产力和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171-173.
被引量:18
5
马瑞霞,刘文成.
紧凑型夏玉米铁茬直播栽培研究[J]
.作物杂志,2006(4):54-55.
被引量:4
6
张丽霞,马瑞霞,刘文成.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郑单958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9-79.
被引量:26
7
李高科,胡建广,刘建华,李余良.
超甜玉米“粤甜13号”早春地膜覆盖栽培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186-189.
被引量:9
8
刘红军,金益,董玲,李晓辉,曹士亮,高明波,罗娜.
玉米新品种东庆1号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2):38-40.
被引量:2
9
赵铭钦,王莹,李元实,孙国伟,韩富根,刘友杰,杨磊.
种植密度及留叶数对延边烤烟多酚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43(2):60-65.
被引量:23
10
高明波,金益,刘红军,姚友,张道园.
密度和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6):38-42.
被引量:14
1
冯云选,程中文,李军.
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及高产栽培技术[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22-23.
被引量:7
2
杨辉,景希强,葛超,赵成昊,唐文明.
不同种植形式与密度对玉米品种丹玉405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5(3):142-145.
被引量:7
3
张金财,郭志明,张德玉,包红霞,冯文君,周福荣,陈皆辉,于静辉.
高粱杂交种叶向值的初步研究[J]
.作物学报,2001,27(1):130-132.
被引量:2
4
Denc.,S,郭元林.
设计增大库容量的小麦理想株型[J]
.国外作物育种,1995(2):23-25.
5
甄英肖,周汉良.
北方水稻不同位蘖生理特征差异性研究[J]
.河北农垦科技,1997(3):6-9.
6
C.L.Tsai,高长健.
源供应和库容量对玉米籽粒碳氮比的影响[J]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1(4):21-24.
被引量:2
7
龙坤红.
水稻超高产生理特性与栽培技术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14,34(8):104-104.
被引量:2
8
向平.
水稻产量库容量有关性状的选择响应[J]
.国外作物育种,1998(1):7-9.
9
韩新才.
提高苏云金杆菌防治效果技术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14-1616.
被引量:4
10
李甜,朱延姝,张晓萍,高杨,郑易之.
不同抗旱类型大豆品种生理特征的探讨[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1(2):122-124.
被引量:7
玉米科学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