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南方主要混交林类型研究概述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南方混交林科研协作组筛选出了 6 0余种混交林 ,并推广营造和改造混交林 10 0余万hm2 。该文介绍了我国南方主要混交林类型 。
作者
许绍远
机构地区
浙江林学院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00年第5期3-6,共4页
China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混交林
混交类型
混交比例
中国
分类号
S725.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2
1
王宏志..中国南方混交林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290.
2
钱国钦.
枫香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及生态特性[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0,17(3):289-293.
被引量:38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周东雄.
杉木深山含笑混交林土壤肥力的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4,14(3):220-224.
被引量:24
2
许光辉,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1986年
被引量:1
3
林芷,浙江林学院学报,1985年,2卷,2期,13页
被引量:1
4
闵九康(译),土壤生物化学,1984年
被引量:1
5
郑洪元,土壤动态生物化学研究法,1982年
被引量:1
6
周礼恺,土壤酶学,1982年
被引量: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局,GB78477558-1987 森林土壤分析法,1987年
被引量:1
8
方奇,林业科学,1987年,23卷,4期,389页
被引量:1
9
张万儒,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1986年
被引量:1
10
关松荫,土壤酶活性及其研究法,1986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7
1
朱洪如.
木荷和枫香不同带宽带状混交林初期生长及土壤变化分析[J]
.林业勘察设计,2024,44(1):43-46.
2
贾志红,杨珍平,张永清,苗果园.
麦田土壤微生物三大种群数量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3):53-56.
被引量:36
3
黄勇来.
枫香天然林及人工林群落特征和生长过程比较[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4):361-364.
被引量:18
4
广元红军碑林参观者逾60万人次[J]
.四川党史,2002(6):56-56.
5
刘世农,余泓,李曙明,韦小丽.
杉阔混交林地土壤肥力研究综述[J]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5):4-6.
被引量:8
6
黄勇来.
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的培肥土壤功能[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5):497-500.
被引量:11
7
罗云建,张小全.
多代连栽人工林碳贮量的变化[J]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6):791-798.
被引量:20
8
罗云建,张小全.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连栽地力退化和杉阔混交林的土壤改良作用[J]
.生态学报,2007,27(2):715-724.
被引量:36
9
黄勇来.
南方枫香混交模式的层次选择[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7,3(1):31-33.
被引量:3
10
翁琳琳,蒋家淡,张鼎华,陈立新.
乡土树种枫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184-189.
被引量:35
同被引文献
64
1
吴应建,庄凯波.
大力营造混交林 提高林业生态建设质量[J]
.山西林业,2001(6):12-13.
被引量:4
2
赵林森,金永焕,李信正.
混交林研究及其前景展望[J]
.延边农学院学报,1994,16(3):192-195.
被引量:5
3
秦娟,上官周平.
植物之间互作效应及其生理机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3):225-230.
被引量:22
4
杨曾奖,郑海水,翁启杰,黄世能.
窿缘桉与大叶相思混交林小气候特点[J]
.广东林业科技,1995,11(1):14-18.
被引量:3
5
梁建平.
广西混交林树种选择及其营造技术[J]
.广西林业科学,1995,24(4):199-201.
被引量:3
6
王文生,徐洪儒,高东杰,姜国云.
人工定向培育诱导混交林技术探讨[J]
.吉林林业科技,1995,24(4):38-39.
被引量:4
7
冯旭芹,崔秀明,陈中坚,张义玲,张文生.
三七有效成分与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2006,27(1):16-18.
被引量:43
8
谢福荣.
杉木桤木混交林生长量与土壤肥力的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26(2):161-164.
被引量:14
9
张彦龙,匡宏枫,高传军,刘威.
香鳞毛蕨挥发油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2006,37(7):991-992.
被引量:6
10
胡君利,林先贵,褚海燕,尹睿,张华勇,王俊华,曹志洪,胡正义.
种植水稻对古水稻土与现代水稻土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07,44(2):280-287.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6
1
卜志刚,王琦,陈玲玲,陶文青,常缨.
香鳞毛蕨不同生境土壤养分与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17(14):104-111.
被引量:3
2
刘潘全,邓伟雄,黄彩枝.
马尾松和红椎混交林与纯林生长效果对比[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0):94-95.
被引量:7
3
闭洪峰,韦莹.
不同松桉混交模式对林分生长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8(22):128-129.
被引量:1
4
韦如萍,薛立.
混交林研究进展[J]
.湖南林业科技,2002,29(3):78-81.
被引量:20
5
龙晓飞.
不同混交方式对马尾松和檫木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1):140-141.
被引量:4
6
李肇守.
闽中山地不同坡位多树种混交造林效果比较[J]
.防护林科技,2023(2):22-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杨加猛,张智光.
江苏森林资源结构优化中的混交林建设思路[J]
.中国科技信息,2008(4):68-69.
被引量:1
2
梁芳,郭晋平.
林下植物多样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山西林业科技,2008,37(2):33-35.
被引量:17
3
张利梅.
关于营造混交林的探讨[J]
.河北林业科技,2008(4):89-90.
被引量:4
4
苏付保.
人工混交林营造技术浅析[J]
.林业实用技术,2010(2):17-19.
被引量:15
5
朱燕燕,蒋九梅.
混交林营林的必要性和技术分析[J]
.科技与生活,2011(21):93-93.
被引量:3
6
苏金凤.
混交林营林的必要性和技术分析[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12):172-172.
7
张玉梅.
混交林营林的必要性和技术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3(12):326-326.
被引量:2
8
李寿明.
营造混交林的必要性和技术分析[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3(A09):49-49.
被引量:1
9
林世友,杨敬,林斌,曹流清,粟林丽.
不同类型毛竹天然混交林生长调查[J]
.湖南林业科技,2016,43(2):102-107.
被引量:7
10
杨立新,林世友,梁银花,林斌,曹流清,粟林丽,顾扬传,杨敬,吴习安.
毛竹天然混交林生物量及经济效益分析[J]
.湖南林业科技,2016,43(5):98-103.
被引量:3
1
罗伟祥,唐德瑞,白立强,宋西德,刘天毅,马志明.
黄土高原防护林体系混交林类型及造林技术的初步研究[J]
.防护林科技,1993(4):21-23.
被引量:1
2
赵爱玲,马永亮,孙强,姜自豪,陈新房,高炬.
四种混交林类型对杨扇舟蛾控制作用的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2003,22(5):19-20.
被引量:2
3
王宏琳.
泽州县混交林营造技术[J]
.山西林业科技,2008,37(4):43-44.
4
宋西德,刘粉莲,罗伟祥,侯琳,张永.
黄土丘陵沟壑区混交林类型与模式[J]
.陕西林业科技,2003,27(4):38-42.
被引量:5
5
丁旭欢.
林业建设中混交林营造方法[J]
.宁夏农林科技,2015,56(6):22-23.
被引量:2
6
蒋全熊,王琦,王司睿.
不同混交林类型中新疆杨的生长及抗光肩星天牛调查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02,43(6):4-6.
7
杨富荣.
岩溶石质山地植被恢复技术[J]
.大科技,2012(8):278-278.
被引量:4
8
陈致旺.
疏伐和施肥对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效应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1,28(4):27-31.
被引量:2
9
陈际伸,吴建福,李勇俊,邓晓媛.
江西省主要人工混交林类型的优化与筛选[J]
.江西林业科技,2001,29(S1):1-2.
被引量:2
10
刘滨凡,刘广菊,李凤芝.
黑河地区火干扰后天然次生林的分布格局[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8):31-33.
被引量:2
林业科技开发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