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普通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非高病毒载量基因1型和宿主IL28B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72例5.0×102拷贝/mL≤血清HCVRNA定量≤5.0×106拷贝/mL,同时为宿主基因型IL28BCC型和HCV基因I型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初次治疗患者,给予普通干扰素(300mIU,隔日皮下注射1次)联合利巴韦林800~1000mg/d(以每日12~15mg/kg的利巴韦林为标准)口服,疗程48周。61例患者完成了治疗结束后的24周随访。于治疗前,治疗2、4、12、24、36、48周(治疗结束)和停药后24周进行HCVRNA和不良反应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用χ2检验比较治疗2周时HCV下降程度、RVR、EVR预测SVR的价值。结果 61例完成24周随访患者中,54例达到病毒学完全应答,SVR率达到88.5%;治疗2周时HCVRNA载量下降2log10有57例,其中53例获得SVR(93.0%),与RVR比较,χ2=0.29,P=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EVR比较,χ2=0.28,P=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61例完成全程观察患者中,RVR达到51例,46例(90.2%)获得SVR;而10例无RVR的患者,9例(90.0%)获得EVR,8例(88.9%)获得SVR,χ2=0.12,P=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的普通干扰素300mIU联合利巴韦林,对于难治性基因1型非高载量的、宿主基因IL28CC型的HCV感染者,仍能达到较高的SVR率,而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治疗2周病毒载量的2log10下降与RVR和EVR一样可以预示SVR的获得,以节省医疗资源。
出处
《肝脏》
2013年第5期310-312,共3页
Chinese Hepatology
基金
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科研课题基金"普通干扰素治疗IL28B基因型丙型肝炎的研究"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