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观光游到生态游: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伴随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推进,旅游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也必将经历从传统观光旅游模式向现代生态旅游模式的转变,发展生态旅游是新时期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应大力倡导生态旅游理念、制定生态旅游法律法规、坚持科学发展规划、创新旅游投资融资机制等,以实现生态旅游市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促进生态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
陈宁
机构地区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3,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关键词
观光旅游
生态旅游
增长理论
旅游经济
发展模式
分类号
F592.3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1
罗富民.
区域旅游合作与旅游经济增长——基于旅游经济特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09,25(4):125-128.
被引量:3
2
唐静.
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生态反思[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94-98.
被引量:11
3
李敏.
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经济师,2008(10):243-243.
被引量:2
4
唐留雄著..现代旅游产业经济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369.
5
杨萍.
从旅游流到物质流:对旅游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思考[J]
.思想战线,2010,36(4):124-128.
被引量:8
6
高丽敏,陈兴鹏,拓学森.
循环型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4):89-93.
被引量:22
7
李向农,丁艳平.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共生互动模式研究[J]
.经济师,2007(10):244-24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陈国生.
旅游环境保护与政府干预[J]
.旅游科学,2004,18(3):70-73.
被引量:17
2
邹晓明,熊国保,马杰.
区域旅游合作谫论[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11):231-234.
被引量:15
3
胡浩.
中国旅游业投融资机制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5,20(1):141-143.
被引量:26
4
李雄华,何平.
可持续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设计[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6):57-60.
被引量:4
5
李树民.
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模式与动力机制[J]
.旅游学刊,2005,20(3):10-10.
被引量:79
6
许峰,李臣刚.
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旅游管理职能研究[J]
.旅游科学,2005,19(3):59-63.
被引量:27
7
敖荣军,韦燕生.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
.财经研究,2006,32(3):32-43.
被引量:159
8
刘静艳.
从系统学角度透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J]
.旅游学刊,2006,21(5):17-21.
被引量:86
9
杨凤林,陈金贤,杨晶玉.
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发展[J]
.经济科学,1996(1):71-75.
被引量:27
10
张慧霞,刘斯文.
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J]
.经济地理,2006,26(4):714-716.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48
1
明庆忠,陈英.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旅游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化[J]
.旅游研究,2009,1(1):32-38.
被引量:16
2
纪金雄,陈秋华.
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机制研究[J]
.现代农业,2009(6):109-112.
被引量:11
3
魏雅丽,税伟.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循环经济模式探讨[J]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S1):107-112.
被引量:2
4
翟丽.
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旅游的发展[J]
.山西建筑,2007,33(16):21-22.
被引量:3
5
郑昌江,傅双凤.
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扎龙自然保护区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J]
.商业研究,2007(12):132-136.
被引量:2
6
李庆雷,李秋艳,明庆忠.
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0(1):36-42.
被引量:20
7
李庆雷,杨敏,李秋艳,明庆忠.
旅游循环经济:从理论到实践[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0(1):11-16.
被引量:15
8
韩兰兰.
循环经济下的山西旅游业发展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2):90-92.
被引量:1
9
李秀建,徐冰霞.
浅议贵州省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8(1):32-33.
被引量:1
10
李松梅,黄清.
东北林区滑雪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J]
.学术交流,2009(5):102-10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6
1
张广瑞.
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旅游学刊,1999,14(1):51-55.
被引量:148
2
杨开忠,许峰,权晓红.
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原则与演进[J]
.人文地理,2001,16(4):6-10.
被引量:68
3
邓超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系统研究[M].北京交通大学,2012.10-11.
被引量:1
4
宋河有.
生态旅游实践水平提升问题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0):58-61.
被引量:1
5
申燕萍.
基于博弈论的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政府规制效用分析[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1):198-200.
被引量:9
6
郭峥嵘,龚艳.
江苏沿海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6):92-104.
被引量:4
7
李天翼,孙美璆.
“工分制”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成因的文化生态学探析——以贵州省雷山县上郎德村为个案[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6):58-62.
被引量:15
8
韦复生.
耦合与创新:民族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新视角[J]
.广西民族研究,2011(1):174-179.
被引量:30
9
李娴,殷继成,李晓琴.
基于时空三维角度的西部地区山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生态经济,2011,27(7):124-127.
被引量:5
10
闫红瑛.
西藏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3):73-7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6
1
彭玉婷.
安徽大别山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模式探讨[J]
.商业经济,2013(20):53-54.
被引量:2
2
刘汀,鲁波涛.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
.生态经济,2015,31(4):99-102.
被引量:12
3
黄春.
基矛旅游发展视角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7):297-298.
4
李宏建,朱巧玲.
孟津县水果休闲生态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6(5):332-333.
5
阎丽.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探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9):49-50.
6
李妍.
云南石屏县龙韵养生谷生态旅游发展初探[J]
.新西部,2017,0(10):53-5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唐丹,胡卫卫,施生旭,黄森慰.
基于生态理念的福建省养生度假旅游发展路径探讨[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2):30-36.
被引量:8
2
徐先海.
安徽大别山旅游扶贫开发的SWOT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9):139-140.
被引量:3
3
黄杰龙,幸绣程,王立群.
森林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J]
.林业经济,2018,40(4):56-62.
被引量:20
4
周斅源.
生态文明视角下湖州生态旅游发展探讨[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1(1):13-18.
被引量:3
5
钟林生,王朋薇.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旅游研究展望[J]
.旅游导刊,2019,3(1):9-20.
被引量:20
6
王晓辉,王宏超.
皖西革命老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研究[J]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9,27(2):13-17.
被引量:3
7
罗彤.
基于生态旅游发展湿地旅游景区管理体系构建思路[J]
.管理观察,2019,0(18):33-34.
被引量:3
8
施佳伟.
基于CAS理论的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互动研究——以广西河池为例[J]
.科技和产业,2020,20(2):115-120.
被引量:2
9
陈长煜,段树国,李龙,肖肖.
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
.林业经济,2020,42(6):73-83.
被引量:54
10
黄世平.
广西贺州合面狮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村科学实验,2020(34):25-26.
1
环境保护部与旅游局:召开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发布会[J]
.中国招标,2008(41):30-30.
2
方桌子.
加强规划管理 科学发展旅游产业[J]
.山西旅游,2009(4):9-10.
3
金海波.
关于丽水市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J]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2):24-28 36.
4
王秀明,许桂兰.
论我国生态旅游经济及其发展[J]
.经济师,2006(1):165-166.
被引量:11
5
陈怀文.
大足生态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J]
.世界经济,1993,16(8):92-93.
被引量:2
6
朱华.
连锁商业在虹口的增长与发展[J]
.上海统计,1998(9):33-35.
7
沈柏年,卢建,陈永杰.
中国第三产业增长与发展政策研讨会观点综述[J]
.经济学动态,1992(7):3-5.
8
袁木.
加快第三产业增长与发展的若干问题[J]
.管理世界,1992,8(3):30-32.
9
薛亮,马占平,陆江,商业部粮食市场课题组,冯中圣,杨学山,王平生.
中国第三产业增长与发展研究[J]
.管理世界,1993,9(2):59-67.
10
俞正明.
加快浙江省第三产业的增长与发展[J]
.工业技术经济,1998,17(2):60-62.
广西社会科学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