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异质文化语境中的身份认同与救赎——以严歌苓华人移民小说《少女小渔》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严歌苓的英文小说《少女小渔》以华人移民生存和心理状态为叙事主题,揭示华人男性江伟在充满"他者"目光的中西语境中的心理扭曲和变异,和华人女性小渔从依顺容忍到默然反抗并赢得最终话语权的变化过程。文章从中西文化语境角度论述了主体身份在多重"他者"的目光凝视下,如何不断地构建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作者
张强宏
张素娣
机构地区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9-40,共2页
Journal of Education Institute of TAIYUAN University
关键词
主体
他者
镜像
话语权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程爱民,邵怡,卢俊著..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294.
2
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被引量:5
3
谭恩美.接骨师之女[M].张坤,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被引量:8
4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38.
共引文献
11
1
朱亚平.
论《宠儿》中分裂的自我与主体间性[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24(3):81-84.
被引量:1
2
肖支群.
自由意志的不可能实现——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孤独意识[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1):92-97.
3
姜晓娜.
女性构建自我意识的悲剧——解析《慈悲》[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41-44.
被引量:2
4
俞珮靓.
丧失与重建:论《接骨师之女》的身份主题[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22-26.
被引量:2
5
张慧,胡亚飞.
解密《接骨师之女》中的精神生态思想[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4):71-75.
被引量:1
6
郁敏.
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5):44-45.
7
杨笑青.
一脉相承的“中国性”——从《接骨师之女》看美国华裔新文化身份的确立过程[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1(6):96-100.
8
孙彩虹.
论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家庭矛盾与文化差异——以《接骨师之女》为例[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9):45-47.
被引量:1
9
闫毓芳.
从“无名”“无言”到“命名”“发言”——“安梅”“茹灵”女性形象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28(6):95-98.
被引量:1
10
于坤.
从《接骨师之女》看美国华裔女性的身份丧失与重建[J]
.文化学刊,2016(9):71-73.
同被引文献
3
1
刘洪涛.
世界文学观念的嬗变及其在中国的意义[J]
.中国比较文学,2012(4):9-21.
被引量:17
2
李影,宋凤娟.
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弱势群体的生存思考——以《少女小渔》中主人公小渔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0(23):209-210.
被引量:2
3
马德生.
从异质文化冲突到融合的中国想象探源——以新移民女作家严歌苓、张翎、虹影为例[J]
.文艺评论,2018(5):46-5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戚煦乾.
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少女小渔》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20,0(11):122-12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静.
异质文化语境中的身份认同与救赎--以作家严歌苓作品《少女小渔》为例[J]
.语文新读写,2020(11):173-173.
1
谭悦.
严歌苓小说的女性意识[J]
.才智,2012,0(3):194-194.
2
富佳宝.
飞扬中的悲凉——论严歌苓《少女小渔》的女性叙事[J]
.科技视界,2014(29):148-148.
被引量:1
3
吴虹飞,闫迪,覃宪秋.
刘若英 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很好[J]
.南方人物周刊,2011(24):87-89.
4
彭莉.
严歌苓移民小说《扶桑》和《少女小渔》中母性的解读[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30(3):119-121.
被引量:1
5
刘文霞.
回归“失去的天堂”[J]
.多元文化与多种视点的交汇,2013(1):162-166.
6
胡彩霞.
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以许安梅祖孙三代为例[J]
.芒种,2014,0(10):103-104.
7
王泉.
澳华新移民小说与中华传统文化[J]
.华文文学,2006(6):92-95.
被引量:1
8
郝丽平,黄振林.
论严歌苓的抑郁症与文学创作[J]
.华文文学,2015,0(6):82-88.
被引量:5
9
久保田重芳,郭海良.
从移民小说透视爱尔兰“家庭模式”(上)[J]
.历史教学问题,2003(5):52-60.
10
赵倩.
严歌苓小说《少女小渔》文本细读——分析女主人公小渔的形象[J]
.青年文学家,2016,0(5X):17-17.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