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斯特劳森与奎因本体论思想之差异探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奎因从"本体论承诺"的角度将本体论问题转化为语言问题,而斯特劳森描述的形而上学理论将殊相的识别作为探索本体论优先性的出发点。二者本体论的差异主要集中于对存在的理解、共相与殊相、相对主义问题三个方面,而分歧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哲学立场、理论渊源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斯特劳森在与奎因关于本体论的论争中系统形成了联系于殊相识别的本体论等级论,其理论是对奎因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作者 张蕴 何向东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46,共5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逻辑视野的认知研究"(11BAZD057)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逻辑视域的认知研究"(11BZX06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J M E Moravcsik. Strawson and OntologicalPriority [G] //R J Butler. Analytical Philosophy ( Sec-ond Series) . New York: Bames and Noble,1965 :25. 被引量:1
  • 2W V 0 Quine. Word and Object [M].New York: The Technology Press of the Massachusetts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60 : 125 ;211. 被引量:1
  • 3Peter Strawson. Individu-als :An Essay in Descriptive Metaphysics [M]. NewYork : Methuen,1959:16:247 ;41 ;234 - 235 ; 15. 被引量:1
  • 4W V 0 Quine. Ontological Relativity and oth-er Essays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9:50. 被引量:1
  • 5查因.从逻辑的观点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 16 ;43 ;41. 被引量:1
  • 6施太格谬勒.当代哲学主流: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69. 被引量:1
  • 7沙夫..语义学引论[M],0:页.
  • 8艾耶尔:哲学中的变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 被引量:2
  • 9Peter Strawson. Introduction to Logic Theory[M].New York; Methuen,1952;7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