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奎因从"本体论承诺"的角度将本体论问题转化为语言问题,而斯特劳森描述的形而上学理论将殊相的识别作为探索本体论优先性的出发点。二者本体论的差异主要集中于对存在的理解、共相与殊相、相对主义问题三个方面,而分歧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哲学立场、理论渊源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斯特劳森在与奎因关于本体论的论争中系统形成了联系于殊相识别的本体论等级论,其理论是对奎因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46,共5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逻辑视野的认知研究"(11BAZD057)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逻辑视域的认知研究"(11BZX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