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中国经济周期“宽带现象”探析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91年中国经济进入建国以来的第九轮周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周期。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4.2%,达到本轮周期的高峰,此后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速度,但逐年下滑,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1%,是否达到本轮周期的谷底还不明朗。人们通常把一个周期中出现的经济增长率持续平稳回落,整体经济的运行较长时期处于低谷的徘徊状态。
作者
刘恒
袁文平
机构地区
西南财经大学
出处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2-27,共6页
Economic Perspectives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周期
特征
宽带现象
成因
分类号
F124.8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12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3
参考文献
7
1
刘树成,樊明太.
中国经济波动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0(5):20-26.
被引量:6
2
刘金全.
我国经济波动中的长尾特征[J]
.宏观经济研究,1999(8):51-54.
被引量:15
3
谢平,沈炳熙.
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J]
.经济研究,1999,34(8):14-22.
被引量:112
4
胡鞍钢.
我国通货紧缩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
.管理世界,1999,15(3):10-23.
被引量:93
5
黄桂田.
中国经济增长转型阶段的宏观政策取向——基于对经济周期转型特点的分析[J]
.金融研究,1999(3):35-42.
被引量:15
6
杜辉.
双重转换20年中国经济周期的分期及其特点[J]
.经济研究参考,1999(58):27-30.
被引量:1
7
郭建泉.
我国的生产潜力线及其对经济政策思想的影响[J]
.管理世界,1997,13(6):41-5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中国金融展望[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1998,1999..
被引量:1
2
戴维 E.W.莱德勒.《通货紧缩》辞条.英文版《新帕尔格雷夫货币和金融辞典》[M].麦克米兰出版公司,1992..
被引量:1
3
-.-[J].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快报,1998,(12).
被引量:1
4
[美]罗伯特.J.巴罗.现代经济周期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7..
被引量:1
5
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被引量:1
6
罗伯特 E 霍尔,宏观经济.理论、运行和政策
被引量:1
7
刘树成(译),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
被引量:1
8
毕大川,经济周期与预警系统
被引量:1
9
陈宝森,美国经济周期研究
被引量:1
10
黄桂田,金融研究,1998年,12期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12
1
罗超,邓雨露,游新彩.
电信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金融市场的中介效应[J]
.时代金融,2021(3):83-87.
2
杨翠萍,张静.
如何完善优化破产重整机制有效化解民营企业债务风险[J]
.新金融,2023(1):37-42.
被引量:1
3
石俊岭.
关于通货紧缩含义的探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z1):153-157.
4
梁国超,刘金全.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性弱化成因和经济“软扩张”后的增长趋势[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0(4):5-9.
被引量:4
5
高中良.
通货紧缩成因的理论认识与对策[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2):32-35.
6
陈宝林.
通货紧缩与企业规模结构调整[J]
.宿州师专学报,2003,18(3):29-31.
7
余元全.
试析我国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J]
.西部论坛,2000,18(S1):56-57.
8
李变花.
中国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及对策分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3):33-35.
9
卞志村,杨芳.
我国通货紧缩的形成及治理[J]
.金融经济学研究,1999,27(6):11-15.
10
江春.
中国超额货币问题的制度分析[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4):1-7.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26
1
史晋川.
货币政策、经济周期与增长方式的转变[J]
.上海金融,1996(6):3-4.
被引量:2
2
张新华.
经济波动中的产业结构变化[J]
.管理世界,1988,4(2):33-37.
被引量:7
3
雎国余,蓝一.
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微观基础的转变[J]
.中国社会科学,2005(1):60-70.
被引量:50
4
徐敬君,刘恒.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产业结构特征[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31-37.
被引量:10
5
黄赜琳.
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2005,40(6):27-39.
被引量:416
6
刘树成,张晓晶,张平.
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J]
.经济研究,2005,40(11):10-21.
被引量:145
7
哈伯勒.繁荣与萧条(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被引量:1
8
Mniemira A Klein.金融与经济周期预测(中译本)[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9
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经济增长(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被引量:1
10
A. Stockman, Sectoral and Aggregate National Disturbances to Industrial Output in Seven European Countrie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 21, 1988, pp. 387-40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徐敬君,刘恒.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产业结构特征[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31-37.
被引量:10
2
孙广生.
经济波动与产业波动(1986—2003)——相关性、特征及推动因素的初步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6(3):62-73.
被引量:74
3
王延军.
我国三大地带经济波动与总体经济波动的关联性研究[J]
.财贸研究,2006,17(6):1-6.
4
刘恒,陈述云.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态势[J]
.管理世界,2003,19(3):5-16.
被引量:33
二级引证文献
113
1
中国人民银行石河子中心支行课题组,沈建生.
新疆与全国经济周期的不一致与政策调整研究[J]
.金融发展评论,2013(4):141-148.
2
刘明远.
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回顾与反思[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7(1):228-270.
被引量:1
3
余韵,陈甲斌,冯丹丹,张艳.
基于合成指数模型的中国煤炭行业周期波动研究[J]
.资源科学,2015,37(5):969-976.
被引量:7
4
袁涌波,范方志.
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20(4):6-10.
被引量:1
5
张宏梅,陆林.
中国入境旅游者增长的周期性波动[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4):457-460.
被引量:13
6
陈玉宇,谭松涛.
稳态通货膨胀下经济增长率的估计[J]
.经济研究,2005,40(4):23-33.
被引量:30
7
刘国亮,臧旭恒,黄瑞宝.
中国的膨胀型经济波动及成因[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98-104.
被引量:4
8
徐敬君,刘恒.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产业结构特征[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31-37.
被引量:10
9
彭熠,邵桂荣,姚耀军.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的实证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34-38.
被引量:2
10
杜辉.
高位振荡 周期收敛与短缺失衡——中国中长期经济周期特征分析[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4):23-29.
1
郑淦芳,金卫德.
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J]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90(7):20-21.
经济学动态
200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