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介绍了采用AT89C2 0
出处
《计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2-23,共2页
Measurement Technique
共引文献6
-
1张荣,徐鸣谦.容栅旋转编码器原理及应用[J].传感器世界,2006,12(2):21-24. 被引量:3
-
2李彦生,卢秉恒.容栅传感器的数据转换技术[J].电子机械工程,1997(3):27-28.
-
3郭庆,梁坤,陈尚松.容栅技术在机械运动轨迹测试中的应用[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7,26(6):56-58. 被引量:2
-
4杨绍鹏,汪地,董峰,张翼,杨浩.容栅尺和单片机的接口研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36(12):46-47. 被引量:6
-
5于洵,马林,刘雪松,韩峰,薛小乐.一种基于容栅编码器测量炮塔高精度动态转角的方法[J].应用光学,2013,34(1):101-104. 被引量:2
-
6王习文,齐欣,宋玉泉.容栅传感器及其发展前景[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3(2):89-94.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32
-
1李信,刘君,邱宗明.容栅传感器接口技术的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94,10(4):269-273. 被引量:7
-
2唐肇川.卡尺的来龙去脉[J].中国计量,2005(7):46-48. 被引量:3
-
3陈海霞,徐向纮,侯宇.数显卡尺接口技术的研究[J].机械工程师,2006(5):119-120. 被引量:4
-
4刘伟广,王永明.一种新颖的容栅数显位移传感器[J].计量技术,1996(8):7-9. 被引量:3
-
5何戟,李孝安,段渭军,张倩,张萌.基于蓝牙的移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3(11):196-198. 被引量:13
-
6马修水,徐科军,史福元,王家福.容栅传感器不确定度初步分析与计算[J].宇航计测技术,1996,16(4):55-60. 被引量:9
-
7陈海霞,徐向纮,侯宇.基于ARM的数显卡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J].机械与电子,2006,24(11):74-75. 被引量:3
-
8郝卫东.容栅位移传感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7,17(1):83-86. 被引量:16
-
9窦振中 汪立森.PIC系列单片机应用设计与实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6
-
10王有绪 等.PIC系列单片机接口技术及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0.1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7
-
1杨宝生,马修水,李桂华,王宏涛.圆容栅传感器结构改进及其精度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0):1159-1162. 被引量:4
-
2陈海霞,徐向纮,侯宇.数显卡尺接口技术的研究[J].机械工程师,2006(5):119-120. 被引量:4
-
3童林军,张晓峰,杨岳.集成式零件尺寸数据采集与分析装置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7,26(9):40-43.
-
4李玲,周文祥,傅宗纯.容栅数显尺与智能手机的无线连接[J].工具技术,2009,43(1):86-88. 被引量:6
-
5傅宗纯,周文祥.基于DSP的容栅传感器输出信号处理[J].工具技术,2010,44(1):102-104. 被引量:2
-
6瓮嘉民,蒋威,朱振豪.带ZigBee无线通信的新型数显卡尺设计[J].工具技术,2016,50(6):103-106. 被引量:2
-
7霍凯,马振春,张家栋.机械几何量智能测量仪的研究[J].中国仪器仪表,2003(12):10-12.
二级引证文献17
-
1杨宝生,马修水.温度传感器MAX6650特性及其风扇控制功能[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13):900-902.
-
2杨宝生,马修水,李桂华,费业泰.高速芯片温度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6(2):60-62. 被引量:5
-
3傅宗纯,周文祥.基于DSP的容栅传感器输出信号处理[J].工具技术,2010,44(1):102-104. 被引量:2
-
4孙军,张学典,王云慧,庄松林.新型无线颈椎测量系统的设计[J].自动化仪表,2010,31(8):74-76. 被引量:1
-
5张艳兵,马铁华,靳鸿.差动式圆容栅动态扭矩测试方法[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0,32(6):33-36. 被引量:1
-
6梁高翔,马铁华,张艳兵.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容栅传感器输出信号降噪[J].传感技术学报,2011,24(8):1178-1181. 被引量:12
-
7黄仿元,施文洁,郭华华.带有无线传输功能的容栅测量系统的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2(1):68-68. 被引量:1
-
8黄仿元,施文洁,郭华华.带有无线传输功能的容栅测量系统[J].伺服控制,2012(5):64-65.
-
9武时龙.高速芯片冷却风扇智能控制技术[J].滁州学院学报,2013,15(2):61-63.
-
10谢行,谢两可,康淑婷.数显量具接口型式及发展[J].工具技术,2014,48(1):85-87. 被引量:5
-
1邓中亮.单片机控制容栅式数显测量装置的研制[J].计量技术,1993(6):16-18. 被引量:1
-
2邓中亮.微机控制容栅式数显测量装置[J].机械与电子,1992(6):12-14.
-
3马文,徐科军,朱玉荣.容栅式数显卡尺智能接口的研制[J].工具技术,1993,27(5):41-43. 被引量:1
-
4袁渤信,张琪.经纬仪家族的新成员—DJD10容栅式电子经纬仪[J].北光通讯,1998(2):31-38.
-
5花广如,周雄辉.特征识别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机床与液压,2008,36(4):19-22. 被引量:13
-
6孟晓风,王行仁.建模与仿真的智能化、集成化发展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1996,8(A00):1-5. 被引量:9
-
7杨英.自动化生产的传动系统[J].管理观察,1997,0(6):45-45.
-
8段国芳,马铁华.容栅式扭矩/转速传感技术[J].测试技术学报,1998,12(2):303-308. 被引量:2
-
9顾琴玲,凌锐鸿,谭进.一种容栅式角度传感器的精度分析[J].实用测试技术,1998,24(3):24-28. 被引量:1
-
10胡生清,胡毅.容栅式大位移测量系统的应用技术[J].计量技术,1996(1):6-8.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