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分子概念建构的意义、基础和教学策略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分子概念建构的重要性;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分子概念建构的历史基础、逻辑基础、方法论基础和实验基础。提出了以原子概念为基础,适当介绍有关背景知识,注意使学生建立分子的运动映象,通过应用促进学生对分子概念的掌握,注意分子概念的发展及其阶段性,以及渗透有关的科学方法教育等分子概念教学策略。
作者
吴俊明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
出处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3年第4期5-7,共3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关键词
分子概念
建构
意义
基础
教学策略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1
《化学发展简史》编写组编著..化学发展简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384.
2
张华夏,叶侨健编著..现代自然哲学与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525.
同被引文献
1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被引量: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被引量:15
3
莘赞梅.
应用系统思考整体把握“微粒观”的建构和发展[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7):21-24.
被引量:11
4
王磊,黄鸣春.
科学教育的新兴研究领域:学习进阶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112-118.
被引量:109
5
陈广余.
重构教学场域 支撑深度学习——谈初中化学学科教室建设[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0(11):11-13.
被引量:3
6
姚亮发,林师龙,张贤金.
中学化学敞口实验的一体化设计[J]
.化学教学,2017,0(10):52-54.
被引量:5
7
朱鹏飞.
研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关注的几对关系[J]
.化学教学,2018,0(6):12-18.
被引量:9
8
郭涛.
巧设变式实验装置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J]
.化学教学,2019,0(9):72-74.
被引量:7
9
毕华林.
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J]
.化学教学,2021(1):3-9.
被引量:39
10
张春霞.
论如何利用“微课”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0(11):35-3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张映林.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以分子原子的教学为例[J]
.化学教学,2014(6):35-37.
被引量:2
2
朱雪琴,龚颖潮.
建构新知 形成概念——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0(3):16-19.
被引量:6
3
郭涛.
巧设变式实验装置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J]
.化学教学,2019,0(9):72-74.
被引量:7
4
郭涛,田永祥,梅宁坤.
“三序结合”探究微粒运动的变式实验教学[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23):39-41.
被引量:2
5
石玉芳,孙贵生.
微课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1):141-143.
被引量:2
6
黄海彬,窦宁慧.
用乐队在球场的演奏场景类比学习“分子的性质”[J]
.化学教与学,2022(12):75-7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王云生.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教学要求探讨[J]
.化学教学,2018,0(5):25-29.
2
郭涛,田永祥,梅宁坤.
“三序结合”探究微粒运动的变式实验教学[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23):39-41.
被引量:2
3
蔡双兵.
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案例研究——以人教版“分子可以分为原子”为例[J]
.化学教与学,2020,0(2):52-55.
被引量:4
4
王卫军.
核心素养视角下“分子和原子”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11):49-54.
5
郭涛.
U形管在硫的燃烧实验中的应用[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36(8):28-29.
6
潘柳银,潘焕坤,陈晶.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的教学逻辑——基于2011—2018年的文献分析[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19):43-49.
被引量:3
7
沈红英.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设计的重构和反思[J]
.化学教与学,2021(1):34-38.
被引量:1
8
贾光弟,田雅玲,艾进达,熊华,卢天宇.
利用高吸水树脂优化3个中学化学实验[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93-96.
被引量:3
9
包婷.
“长柄万能管”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化学教与学(下半月),2021(6):94-95.
10
姚亮发,张贤金,戴圣蓉.
双连试管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创新设计[J]
.化学教学,2021(9):72-75.
被引量:1
1
朱斯奇.
如何学好分子概念[J]
.中学课程辅导(初三版),2005(7):47-47.
2
欧小华.
突破分子概念教学的几点尝试[J]
.广西教育,2016,0(13):91-91.
3
唐美春.
对分子概念认识的思考[J]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2(2):92-93.
4
王荣桥.
分子概念教学三部曲:了解、理解、见解[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0(9):13-15.
被引量:4
5
吴良根.
“拟人化”:一种化解难点的有效策略——以《分子》一课的教学为例[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0(6):66-70.
6
黄郁彗.
对初中化学教科书中分子概念的辨析[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3):54-54.
7
栾宗贤.
元素与原子[J]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0(8):58-60.
8
李永林.
分子概念教学难点[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2(1):71-72.
9
尹代群.
物质由什么组成[J]
.课堂内外(小学版),2004(5):16-16.
10
姜晓梅,郑文治.
元素、原子和分子概念的分合与交融[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1):137-138.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