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面对我国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现象,应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增强教师的生命意识;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网络;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
作者
韩文根
马慧媛
机构地区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118,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大学生生命教育
现状
对策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25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6
1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被引量:486
2
吴兰.
高校生命教育途径之探析[J]
.科教文汇,2008(31):3-3.
被引量:2
3
王平.
生命教育的内涵、实践现状及其应然之路[J]
.教育科学论坛,2011(1):11-13.
被引量:11
4
张娜.
生命教育的三重意蕴[J]
.当代教育科学,2006(19):8-11.
被引量:22
5
罗伽禄.
中小学生命教育现状及其思考[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4):16-20.
被引量:9
6
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37.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高珺珺.
对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思考[J]
.科技信息,2008(28).
被引量:6
2
南京市少工委课题组.
少年儿童生命意识状况调查及对策思考——来自南京市1068名小学生的实证研究[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2):75-79.
被引量:8
3
雷静,谢光勇.
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
.教育探索,2005(5):92-94.
被引量:104
4
冯建军.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11):25-29.
被引量:243
5
张曙光.生存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被引量:2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60..
被引量:18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0.
被引量:31
8
列宁选集(第2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17.
被引量:1
9
阎耀军.论社会预警的概念及慨念体系[J]理论与现代化,2002(05).
被引量:1
10
肖虎.
关注生命教育,活化历史教学[J]
.当代教育科学,2008(24):62-62.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525
1
梁剑.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内容与方法[J]
.当代教育科学,2009(3):51-53.
被引量:3
2
张卫民,彭芝兰.
刍议艺术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5):74-75.
被引量:2
3
胡蓉,覃兵.
价值视野下的教师主体性审视[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5):87-89.
被引量:3
4
罗国忠.
基于后现代科学观的创新精神培养[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5):123-126.
被引量:2
5
辛继湘.
为了人的教育——张楚廷先生人本教育思想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8):27-32.
被引量:11
6
刘徽.
教学机智与教学预设矛盾吗——兼论剧本式教学计划和愿景式教学设计[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11B):47-50.
被引量:7
7
王燕.
自由:教育的伦理之维[J]
.教育研究,2007,28(11):63-66.
被引量:15
8
张波.
传统儒学人文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的契合[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5):42-45.
被引量:4
9
张楚廷,陈昕,孔春辉,李海萍,沈又红,常思亮,高晓清,雷小波.
论大学的保守与超越——保守与超越:大学的一对孪生姐妹[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16-19.
被引量:18
10
申明.
论大师与大学校园文化[J]
.社会科学家,2007,22(6):202-20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4
1
刘佑生,陈俊豪.
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10):95-96.
被引量:18
2
陈文斌,刘经纬.
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6(9):83-84.
被引量:67
3
褚惠萍.
从大学生自杀现象看高校的生命教育[J]
.江苏高教,2007(1):148-150.
被引量:45
4
伽达默尔.诠释学I:真理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被引量:13
5
陈斯拉.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
.高教探索,2007(6):100-101.
被引量:43
6
维克多·弗兰克;赵可式;沈锦惠.活出意义来[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56.
被引量:1
7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1996:188-240.
被引量:1
8
马克思.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19.
被引量:1
9
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成功:教育科学体系引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0-194.
被引量:1
10
王学凤.国外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1):23-2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9
1
杨斌,李红英.
浅谈大学生的生命教育[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9):20-21.
2
范伟伟.
维克多·弗兰克的意义疗法理论对大学生的教育价值[J]
.青年与社会(中),2014,0(5):69-69.
3
虞亚君,陈宁.
生命教育为何如此重要:一项基于长三角地区高校的调查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14,29(8):47-52.
4
王璞玉,韩雪梅,王丽敏.
现象学体验观下的生命教育[J]
.教育教学论坛,2016(2):30-31.
5
毛俊青.
新时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探讨[J]
.管理观察,2017(13):155-156.
被引量:1
6
彭凤萍.
“人本”视域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探讨[J]
.长江丛刊,2018(29):224-224.
7
王永贵.
高校生命教育现状与学生个性发展问题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2016(5):125-128.
被引量:6
8
张佳佳.
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效性研究——以贵州高校为例[J]
.法制博览,2017(28):38-40.
9
张开利,王霞,唐四元.
本科护生生命意识调查与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52-53.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兰晓晟.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与途径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6):117-119.
被引量:2
2
兰晓晟.
高校生命教育档案的构建与应用[J]
.山西档案,2018,0(4):40-42.
被引量:1
3
兰晓晟.
高校专业教学融合生命教育的途径探析[J]
.青年与社会,2018,0(12):126-126.
4
闫辉.
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有效构建与实施范式[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2):126-129.
被引量:2
5
秦蕾.
新时代精准思政的逻辑、原则与路径[J]
.煤炭高等教育,2020,38(5):24-28.
被引量:3
6
崔嘉盛,陈务贤,陈亚男,韦义萍,李丽梅,王美红,梁浩文,苫君玲.
基于协同效应浅析我国护理专业学生生命教育现状[J]
.循证护理,2023,9(6):1017-1019.
被引量:1
7
刘斌志,黄碧华.
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3):63-70.
被引量:1
1
朱英迪,钱淼华.
谈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3):61-61.
2
周锂镍,钱淼华.
谈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78-179.
被引量:1
3
刘岩,钱淼华.
生命教育课程的启示[J]
.湘潮(理论版),2012(2):127-127.
4
王新民.
谈群体后进生的转化[J]
.教育与职业,2002(2):30-31.
被引量:1
5
黄耀学.
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J]
.学校思想教育文稿,2000(1):20-21.
6
郭昌誉.
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1):3-3.
7
孙成山.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4):219-220.
被引量:1
8
李新华.
论新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J]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9(6):46-47.
9
何奇.
师范教育应具有中国特色[J]
.江西教育科研,2000(2):27-28.
10
王俊坤.
浅论教育网络的协调[J]
.中学教育,2001(6):39-39.
教育探索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