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再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徐志摩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有成就而又对其评价不一的诗人。他用独特的艺术征服读者,他的诗歌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性灵"。徐志摩的诗歌构思巧妙、独具匠心,充分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想像力和艺术才华。本文主要从创作思想、诗歌内容、诗歌意象、诗歌之美等方面进行再探析。
作者
王悦
机构地区
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9-41,共3页
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创作思想
诗歌内容
诗歌意象
诗歌之美
分类号
I22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陈从周编..徐志摩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1:102.
2
韩石山.徐志摩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132.
被引量:1
3
若凡编..徐志摩的前世今生[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333.
4
程维新.
徐志摩诗歌浅论[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3):83-85.
被引量:6
5
谢冕.徐志摩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1
1
李岩.
“美育”之兴起、确立及景观[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210-216.
被引量:6
2
蓝师俊.
浅析徐志摩的夸父精神[J]
.科教文汇,2009(1):193-193.
3
陈静宇.
论徐志摩诗歌之意象美[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87-89.
被引量:3
4
张莉清.
谈徐志摩诗歌的技艺美[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0(2):84-85.
被引量:1
5
武晓萌.
韵律是否可以延伸诗意[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19-120.
6
贾忠良.
徐志摩《再别康桥》主题论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91-94.
被引量:2
7
张晴.
试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5):1-2.
8
张智辉.
论徐志摩散文的美学追求[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2):118-125.
被引量:4
9
侯海荣,唐楠.
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坐标上[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37(5):85-89.
10
田茂东.
论意象在徐志摩诗歌中的运用[J]
.才智,2014,0(14):266-266.
同被引文献
2
1
陆文采,徐雁.
徐志摩诗歌艺术的独特性新论[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1(5):63-66.
被引量:3
2
戴利明.
徐志摩诗歌情感基调的魅力与局限[J]
.国际安全研究,1999,29(1):37-4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葆乐心.
徐志摩的诗歌语言观的构建与解构[J]
.语文建设,2014,0(05Z):33-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平燕.
美学视角下徐志摩诗歌语言艺术刍议[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3,30(2):122-125.
1
张晴.
试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5):1-2.
2
宫臻祥.
论苏轼“以诗为词”对宋词的革新[J]
.芒种(下半月),2013(7):96-97.
3
林雨莹.
浅论儒家思想对陶诗内容的影响[J]
.赤子,2015(6):43-43.
4
黄镇林.
语不惊人死不休──略论黄庭坚学杜[J]
.杜甫研究学刊,2000(4):41-44.
被引量:2
5
余岚.
论徐志摩诗歌对古典词的美学继承[J]
.青春岁月,2013,0(7):12-13.
6
罗希良.
试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场[J]
.文学教育,2011(23):70-71.
7
孟祥海.
多一笔,少一笔[J]
.青少年日记,2012(1):42-42.
8
杜静.
论徐志摩诗歌中的古典主义情结[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9(2):129-130.
9
影子.
西部赏秋地图之额济纳 一树绚烂 满地金黄[J]
.中国西部,2013(32):26-35.
10
吴中胜,李三梅.
诗歌若杜甫──论文天祥学杜[J]
.杜甫研究学刊,2000(4):50-54.
被引量:2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