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长白学刊》
CSSCI
2000年第3期30-33,共4页
Changbai Journal
同被引文献8
-
1刘金华,杨军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J].江苏农村经济,2005(8):44-45. 被引量:4
-
2Ling Zhu.Old Age Security: A Case from Rural Suzhou[J].China & World Economy,2006,14(2):67-78. 被引量:2
-
3郭雪剑.发达国家政府间社会保障管理责权的划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5):98-104. 被引量:11
-
4戴卫东.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述评[J].中国农村观察,2007(1):71-79. 被引量:51
-
5褚福灵.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3(2):5-11. 被引量:7
-
6何文炯,金皓,尹海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与退[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3):102-107. 被引量:44
-
7高和荣.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难以实施的经济社会学原因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1(3):71-72. 被引量:12
-
8陆解芬.论政府在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体系建构中的作用[J].理论探讨,2004(3):56-57. 被引量:45
二级引证文献18
-
1曹信邦,阙梦香.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系统性整合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21(4):94-98. 被引量:6
-
2刘爱莲,李轮.江苏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现状分析[J].特区经济,2011(2):55-57. 被引量:5
-
3俞燕锋,彭世杰.覆盖城乡的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以嘉兴市为分析个案[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4):118-123. 被引量:3
-
4程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方向[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27(5):45-51. 被引量:20
-
5何子英.走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政策体系建设——以“十一五”时期的浙江经验为研究对象[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4):178-185. 被引量:1
-
6孟喜灵,高君,夏丽霞.浙江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德清县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6):153-158. 被引量:3
-
7刘培培.淮安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11):70-71.
-
8浙江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课题组,蔡国春,孙胜梅.浙江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与研究[J].中国劳动,2013(4):4-9. 被引量:3
-
9储宇奇.对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344-345. 被引量:2
-
10王睿.“五七工”、“家属工”养老保险制度探讨——以黑龙江省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6):35-37.
-
1天津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J].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2008(9):40-43.
-
2地方要闻[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6(10):38-38.
-
3赵丹.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J].辽宁经济,2008(8):25-25.
-
4康健.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视角下第一代农民工养老保障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5).
-
5金伯元.做好被征地农民的保障工作[J].今日浙江,2006(2):55-55.
-
6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报送闽常办函[2006]66号文办理情况的函[J].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7,0(3):65-67.
-
7贾婷婷,王平.苏州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机制的启示[J].江苏农村经济,2009(7):27-27. 被引量:3
-
8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J].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报,2010,0(1):47-48.
-
9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意见的通知[J].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07,0(33):23-27.
-
10天津“老农保”可衔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J].中国社会保障,2010(3):5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