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五年针刺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黄褐斑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色素沉着性损美性皮肤病,其发病常与家族史、日晒、精神因素等有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对于黄褐斑的治疗,多采用外搽脱色剂,超氧化物岐化酶霜,化学剥脱剂等,内服维生素C、E等,激光多采用调Q1064/532nm激光及光子嫩肤进行治疗,总体存在效果不佳,复发度高、复发期短等缺陷,针刺疗法在黄褐斑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仅疗效确切,且简便安全。
作者
马新苹
张云玲
党长林
段渠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09-110,共2页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黄褐斑
针刺
规律
分类号
R758.4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6
1
董宝强,李江舟,张书剑,吴景东.
长圆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4):667-668.
被引量:13
2
张贵锋,黄泳,区伟雄,唐少兰,肖文秋.
薄氏腹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7):1156-1158.
被引量:13
3
杨丽鹍,张学丽,刘颖.
灵龟八法按时取穴治疗黄褐斑29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6):70-71.
被引量:4
4
宫嘉.
针灸配合耳针治疗黄褐斑56例[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4):86-87.
被引量:5
5
吴丽莎.
针灸治疗黄褐斑30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09,17(8):11-12.
被引量:4
6
朱玉.
针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黄褐斑50例[J]
.陕西中医,2010,31(4):476-477.
被引量:15
7
王丽莉,姚庆水.
围刺配合梅花针治疗面部黄褐斑疗效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30-130.
被引量:2
8
俞文江,张诚.
针药并用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4):241-241.
被引量:2
9
冯小菁,付健英,刘芳.
针药并用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08,30(5):51-52.
被引量:2
10
王晋斌.
药物配合针刺治疗黄褐斑80例分析[J]
.医药世界,2009(5):162-163.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宋鹏.
局部围刺结合背俞穴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4):29-30.
被引量:7
2
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440.
被引量:801
3
李健,王新燕.
谷胱苷肽联合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166例[J]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5):555-555.
被引量:8
4
张素洁.
黄褐斑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6):663-663.
被引量:28
5
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
.中华适宜诊疗技术杂志,2005,23(1):52-52.
被引量:7
6
张毅明,刘萍,汪迈青.
围刺结合体针治疗黄褐斑78例[J]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4):29-29.
被引量:12
7
杨慧兰,冯穗一,廖元兴,林挺,史明丽.
广州地区黄褐斑有关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25(2):89-90.
被引量:31
8
漆军.
黄褐斑的分类及治疗[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6,22(5):288-291.
被引量:36
9
张斌,杨丽琳.
中西药物和超声波药物导入治疗黄褐斑127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5):1056-1056.
被引量:1
10
Kimbrough-Green C K, Griffiths C E, Finkel L J, et al. Topical retionoic acid (tretinoin) :for melasma in black patients. A vehicle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J]. Arch Dermatol, 1994, 130 (6) : 727-73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3
1
姜建芳,赵绛波,王超凡,秦芳,潘焕焕,葛艳娜,郭金冉,梁廷莹,周丽娜.
内调外治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491-491.
2
罗红柳,王家陟.
中医治疗黄褐斑概况[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9):610-611.
3
阮江海,宋歌.
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临床研究进展[J]
.环球中医药,2009,2(3):229-231.
被引量:4
4
周黎,周智梁.
择时取穴针刺法的临床应用[J]
.吉林中医药,2009,29(10):865-866.
被引量:3
5
于萍,田静.
中医特色疗法在黄褐斑外治中的应用[J]
.中医外治杂志,2009,18(6):54-55.
被引量:1
6
宋文萍.
黄褐斑的中医治疗(综述)[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25(5):115-116.
7
周黎霞,张恩虎.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3):4360-4362.
被引量:5
8
谭佩欣,黄泳,张贵锋,苏沛珠,何国喜,王立.
针刺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11,28(1):81-84.
被引量:21
9
王帅,朱金土.
黄褐斑的中医治疗进展[J]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2):220-222.
10
张荻,王旭.
黄褐斑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106-108.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8
1
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440.
被引量:312
2
尚靖,敖秉臣,刘文丽,徐建国.
七种增白中药在体外对酪氨酸酶的影响[J]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11):653-655.
被引量:60
3
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13.
被引量:1
4
灵柩经.经脉第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0-39.
被引量:1
5
刘保国,李志英,李保卫,王世君.
复方杏仁面膜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河北中医,2008,30(7):682-683.
被引量:5
6
史红斐,徐兵,郭希超,裘霞雯,张玉萍,丁芗洁.
调肝脾针法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女性激素、促黑激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的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52-54.
被引量:19
7
纪峰.
挂针对黄褐斑雌二醇影响的临床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682-683.
被引量:8
8
毕亚男,潘祥龙.
黄褐斑病因病机及其中医治疗述评[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3):82-84.
被引量:21
9
朱玉.
针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黄褐斑50例[J]
.陕西中医,2010,31(4):476-477.
被引量:15
10
江军,黄金明,钱伟,杨玲,叶进,侯晓华.
一个遗传性血色病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其遗传基础初探[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11):842-84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高燕.
针刺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6):80-81.
被引量:9
2
张苗.
针刺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9):50-51.
被引量:1
3
茹立良,于福华,常振森.
常振森主任医师外用自拟“玉容皂”治疗面部黄褐斑经验[J]
.现代中医药,2018,38(3):1-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张晨,张虹亚.
黄褐斑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6):886-889.
被引量:10
2
李燕红.
黄褐斑中医针刺联合疗法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6):54-55.
被引量:2
3
张苗.
针刺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9):50-51.
被引量:1
4
韩银淑,徐艺丹,张敬玉.
自拟美容消斑汤治疗女性肝气郁结型黄褐斑150例的疗效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4):1650-1652.
被引量:1
5
刘英才,田利军,许阳阳,亓秀英,柳庆明,唐乐,张兆军,韩春霞.
董氏奇穴刺血疗法治疗女性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8,37(3):297-299.
被引量:4
6
张佳林,罗光浦.
梅花针叩刺在皮肤科的应用分析[J]
.皮肤科学通报,2019,36(2):196-201.
被引量:6
7
浪万英,李艳萍,杨峰.
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现状[J]
.甘肃科技,2019,35(21):145-148.
被引量:3
8
巩育彤,唐志坤.
梅花针治疗皮肤疾病临床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22,44(1):171-176.
被引量:8
9
刘斌,罗孝廷,赵佳鹤,马欣雨,徐敬娅,张春蕾,张宁,李宝龙.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22,28(21):4290-4294.
被引量:1
10
乔晓青,任宏珊.
黄褐斑中医外治联合疗法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10):24-25.
被引量:3
1
车斌,张英.
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的药物治疗[J]
.海峡药学,1995,7(1):128-129.
2
肖燕,李青峰.
化学剥脱术治疗皮肤光老化[J]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3,14(1):49-50.
被引量:6
3
屠善庆,秦思波,王清,尹競红,张军.
银屑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测定[J]
.实用医技杂志,1997,4(4):263-264.
4
王刚,丁明奎,贲雅信.
SOD霜治疗日光性皮炎[J]
.中国美容医学,1994,5(3).
5
陆稚华.
黄褐斑治疗新进展[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5):455-455.
被引量:1
6
刘艳综,肖生祥,王永贤,曾维惠.
黄褐斑治疗现状[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9):566-568.
被引量:27
7
李云霞,薛唯信,胡葵葵,林涛,黄和平.
联合中药皮肤剥脱剂治疗皮肤色素痣及雀斑的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4):13-14.
8
张国龙,邵敏华,施和建.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二家系[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1,28(2):171-171.
9
王娟.
微晶磨削治疗色素沉着性表浅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9,5(1):46-48.
被引量:3
10
De Giorgi V.,Massi D.,Salvini C.,崔荣.
外阴部色素沉着性脂溢性角化病临床表现似恶性黑素瘤:对1例患者进行临床、表皮发光显微镜病理学研究[J]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0(5):55-56.
现代中医药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