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职业医学》
CAS
2000年第5期51-52,共2页
China Occupational Medicine
共引文献45
-
1罗孝文,祖爱华,赖洪飘.正己烷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4,24(4):403-404. 被引量:1
-
2陈嘉斌,黄汉林.不同浓度正己烷对接触者肝脏的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04,31(3):33-35. 被引量:11
-
3邝明子,肖卫民,王世芳,陈影华.慢性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25(B07):364-365. 被引量:6
-
4么鸿雁,张敏,李涛.几种环境化学物神经毒性危险度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5,22(5):467-469. 被引量:1
-
5王忠涛,何洁.胶粘剂导致职业中毒案例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5,21(9):650-651. 被引量:1
-
6祖爱华,赖洪飘,艾宝民,徐雷,周炯亮.对正乙烷作业工人神经功能隐蔽性影响的初步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647-1648. 被引量:2
-
7余涛.2004年肇庆市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毒物污染状况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5,31(6):51-52. 被引量:1
-
8吴志英,胡建锦,杨锦蓉,张幸,王菁,邱顺林.一起制鞋厂正己烷中毒事故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7(3):217-218. 被引量:4
-
9王治华,梁霄,钱乐宜,郭少嘉,王燕兰.23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临床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19(4):213-214. 被引量:6
-
10何为,余慧珠.正己烷中毒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2006,18(9):473-476.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28
-
1朱美芬,樊海军,刘宏凯.一起慢性正己烷中毒事件的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05,17(3):131-132. 被引量:3
-
2陈景秋,张庆,李理.慢性正己烷中毒1例[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4):236-236. 被引量:4
-
3贾会林,刘瑞莹,李辉.慢性正己烷中毒4例[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4):272-272. 被引量:5
-
4夏昭林,孙品,张忠彬,金锡鹏.苯的职业健康危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5,23(4):241-243. 被引量:92
-
5余涛.2004年肇庆市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机毒物污染状况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5,31(6):51-52. 被引量:1
-
6何家禧,苏汉惠,黄先青,牛恩宏,王剑,刘美萍,李玲,陈卫.涉外企业三氯乙烯职业危害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996,14(1):23-24. 被引量:10
-
7胡祖应,陈建永,张宁香.一起群体职业性正己烷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6,24(7):447-447. 被引量:5
-
8唐国成,宾海华,陈夏明.深圳市松岗街道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状况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7,7(4):630-631. 被引量:13
-
9刘移民,艾宝民,王致.我国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研究十年回顾[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7,20(2):120-121. 被引量:22
-
10廖日炎,徐双喜,朱志良.深圳公明街道苯系物职业危害情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2):441-44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4
-
1张宏.2010-2011年太原某区重点职业病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2):268-270. 被引量:4
-
2叶丽芳.职业性正己烷与溶剂汽油中毒诊断中的几个问题[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7,33(6):365-366. 被引量:3
-
3张丽银,陈金茹.松岗街道企业工作场所有机溶剂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0,37(5):429-430. 被引量:3
-
4陈佩贞,聂新强,英若娴.江门市新会区有机溶剂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24):3479-348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冯简青,郭智屏,刘新霞,陈浩,王淑玉,傅绍周,周郁潮,梁永锡,胡建辉.2010年中山市部分企业使用有机溶剂成分检测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1,38(3):267-268. 被引量:11
-
2梁梅,黄燕玲,骆春霞,龙登燕.佛山市24家企业使用有机溶剂挥发性成分检测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1,38(4):338-339. 被引量:5
-
3刘建烽,刘仁平,王胜利.某工业园区2009—2011年有机溶剂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3,26(4):296-297. 被引量:1
-
4梁道康,熊欢,辜良莉.重庆市3家油漆厂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8,17(6):815-819.
-
5高翔,肖寒,魏新明,赵胜.气相色谱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溶剂汽油[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6,52(4):469-471. 被引量:4
-
6衣菲,杜艳秋.2015年沈阳市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监护的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8):197-198. 被引量:4
-
7李颖超,曾琦,梁宁,严小俊,吴家谊.深圳市龙岗区74家眼镜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J].职业与健康,2017,33(14):1877-1880. 被引量:1
-
8熊依杰,于久愿,任迎娣,方丽艳.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重点职业病危害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7,33(14):1989-1991. 被引量:7
-
9饶浩高,刘涵生,潘成军.坑道改造对官兵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人民军医,2017,60(11):1077-1080.
-
10闫革彬,张林利,李蓓,钱旭东,高金鑫,申海旺,孙立伟,王悦.2016年某区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8,31(1):46-48. 被引量:4
-
1曾发兵,肖莉,曾健康,张秀莲.一起急性H_2S、CO中毒事故调查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1998,13(4):252-252.
-
2孙家友.2001年闵行区食物中毒事故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2,16(11):49-50.
-
3吴建华,沈文荣,徐慧华.19例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调查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2,8(1):31-32. 被引量:10
-
4梅俊德,聂广隆,郑翠英.21例医疗差错事故调查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5(1):97-97.
-
5李成朝,王宪龙.1993~2003年金乡县食物中毒事故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4,20(8):476-476.
-
6崔力争,肖振彬.两起硫化氢中毒事故调查分析[J].化工劳动保护,2000,21(7):249-250.
-
7张继华.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1,17(6):32-32.
-
8李廷栋.一起短期苯接触事故调查分析[J].铁道医学,1999,27(3):210-210.
-
9李萍.一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1997,3(5).
-
10周书经.绵竹县矿山急性CO中毒事故调查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5,8(1):5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