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紫砂壶上“龙”的造型与装饰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远古的先人们认为有一个力大无穷、与水相关的物象主宰、指挥、操纵着世上的动物和天象。龙,作为一种崇拜的对象,在几千年浩瀚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种文化,它代表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龙,在封建社会中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富贵、吉祥的象征。正因为“龙文化”的深远影响。因此从清代中期龙就在紫砂壶的造型与装饰上开始应用。
作者
宋静
机构地区
宜兴紫砂工艺厂
出处
《江苏陶瓷》
CAS
2013年第1期52-52,54,共2页
Jiangsu Ceramics
关键词
紫砂壶
装饰
造型
中华民族
文化底蕴
历史进程
封建社会
清代中期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1
束旦生.
浅谈紫砂艺术中造型、装饰与主题的风格统一[J]
.江苏陶瓷,2011,44(2):23-23.
被引量:1
2
梅宝玉.
紫砂壶设计中民俗文化的运用——浅谈《龙凤颈瓶壶》的造型艺术[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47(8):72-72.
被引量:3
3
邹捷.
龙与紫砂壶创作[J]
.艺术时尚,2014,0(9):232-23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张福建.
论紫砂壶“龙润”的造型审美和象征意义[J]
.陶瓷,2020(8):66-67.
被引量:2
2
徐克强.
论紫砂壶“龙行四方”的设计创意和美好祝福[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54(12):89-89.
3
许俊.
浅谈紫砂“节节龙升壶”的造型设计和文化价值[J]
.佛山陶瓷,2021,31(9):53-54.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邢俊义,张于心,鲍枫,张大伟.
铁路灾害线路通过能力损失评估模型[J]
.灾害学,2000,15(1):16-20.
被引量:5
2
杨瑶芬.
青瓷开片“寿桃壶”的工艺技巧和吉祥蕴意[J]
.陶瓷,2021(2):82-83.
被引量:3
1
万石之王[J]
.时代发现,2014,0(7):73-73.
2
蔡镇双.
潮州朱泥壶的魅力[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4,48(4):39-40.
3
孟晖.
天生奇物,宝为此具——案头清设小笔屏[J]
.紫禁城,2013(12):144-149.
4
陈伟,孙静.
谈服装造型与装饰[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2(8):72-73.
被引量:1
5
张世镕.
龙文化和茶酒烟[J]
.食品与生活,2000(1):45-45.
6
范卓群.
浅谈方壶造型[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45(4):54-54.
7
周靖蛟.
跨越非洲,走进部落 2012春夏配饰部落风盛行[J]
.纺织服装周刊,2012(8):61-61.
8
盛听凤.
浅谈紫砂壶造型与装饰的统一[J]
.江苏陶瓷,2011,44(5):68-69.
9
卢文祥.
陶瓷与工夫茶造就潮州朱泥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0(15):35-35.
10
徐美娴.
浅谈紫砂壶花货的主题、造型与装饰[J]
.江苏陶瓷,2007,40(F09):1-1.
江苏陶瓷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