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钟嵘《诗品》“颜延论文,精而难晓”考释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颜延之博雅的文学观与钟嵘《诗品》"自然英旨"的诗学观相悖,所以其用"颜延论文,精而难晓"对颜延之作出评价。钟嵘意在表明颜延之的文学观不容易被理解,并非说其不能被理解。颜延之也正是把自己的文学观念运用到了文学创作中,以"宗经"、"连类"、"比物"为基点的文学观念,决定了其文学观包涵有:内容的用事、用典;语言的精工、精巧;富有雅言的音韵等。
作者
廉水杰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8-172,共5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关键词
精密
宗经
连类
比物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1
[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36页.
被引量:1
2
《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012页.
被引量:7
3
杨晓斌.
古本《颜延之集》结集与流传稽考[J]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3):108-111.
被引量:5
4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55页.
被引量:1
5
《文心雕龙注》[梁] 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被引量:2
6
李宗长.
论颜延之的思想[J]
.南京社会科学,1996(6):58-62.
被引量:6
7
谌东飚著..颜延之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401.
8
白崇.
同源异象——颜延之、谢灵运诗风异同论[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4):43-48.
被引量:3
9
《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被引量:12
10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白崇.
谢灵运文艺思想管窥[J]
.求索,2005(5):140-143.
被引量:6
2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799.
被引量:80
3
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
被引量:3
4
锺嵘,陈延杰.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被引量:1
5
萧统.文选.李善,注//影印胡克家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77.
被引量:6
6
尤袤.遂初堂书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7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94.
被引量:1
7
郑樵.通志//王云五.万有文库·第二集·(卜)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被引量:1
8
颜延之.颜光禄集·卷三//颜欲章.颜氏传书.明万历三十六年刻本,1608.
被引量:1
9
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10
[5]陈延杰.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60
1
陆岩军.
颜延之诗文特点及其成因的探讨[J]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4):287-289.
被引量:1
2
冯春田.
敦煌变文里的“若”系指代词及相关问题[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26-29.
被引量:1
3
杨晓斌.
颜延之佛学著述考略[J]
.图书馆杂志,2008,27(8):78-79.
被引量:1
4
叶文宪.
论“封建”的内涵[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5):528-534.
被引量:1
5
胡克森.
秦、楚文化对战国至秦汉统一格局影响之比较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5):593-598.
被引量:1
6
杨晓斌.
颜延之研究回顾与反思[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47-50.
7
袁行霈.
《新编新注十三经》刍议[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2):5-10.
被引量:2
8
刘礼堂,梁鹏飞.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服饰文化考[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3):337-340.
被引量:3
9
严清华,方小玉.
先秦两汉商人分层之变迁及其政策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3):346-352.
被引量:3
10
林英德.
钟嵘《诗品》体论探析[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8(4):25-31.
1
石海光.
从引譬连类到味之无极——“兴”与诗歌中无尽意味的审美追求之形成[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11):39-41.
2
杨子怡.
引譬连类与诗性思维——从先秦用诗看中国文化诗性特征之形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5-62.
被引量:2
3
龙永干.
《铸剑》:反抗绝望、厦门境遇与复仇话语的再造[J]
.鲁迅研究月刊,2014(5):24-31.
被引量:2
4
王木.
论散文的语言艺术[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28-40.
5
毛宣国.
《诗经》美学论[J]
.中国文学研究,1997(3):7-14.
被引量:4
6
穆树红.
浅析钟嵘《诗品序》中的“自然英旨”观[J]
.考试周刊,2009(17):39-40.
7
张富春,刘畅.
论钟嵘之“自然”观——以《诗品序》为中心[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3):15-17.
被引量:2
8
李犁.
从心灵出发再皈依心灵——李少君与熊焱诗歌解读[J]
.海燕,2015,0(4):107-108.
9
付利敏.
钱锺书《谈艺录》写作方法谈[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5,35(5):67-72.
10
李枋笑.
简论《诗品》的“滋味”说[J]
.河西学院学报,2009,25(4):75-77.
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