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20,共4页
Education Review
同被引文献34
-
1洪正华.论农村教育有效供给的形成[J].教育评论,1996(6):8-11. 被引量:1
-
2汪怿.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4):31-34. 被引量:148
-
3谢晋宇,宋国学.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5-92. 被引量:119
-
4雷万鹏.从多元需求看流动儿童教育政策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3):12-16. 被引量:24
-
5何筠,汤新发.论我国公共职业培训机制的选择和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33):57-60. 被引量:6
-
6孙琳.公共职业培训 另一种路径的选择与拓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2):24-27. 被引量:2
-
7罗永泰,卢政营.需求解析与隐性需求的界定[J].南开管理评论,2006,9(3):22-27. 被引量:66
-
8杨晓丽.建构需求导向的农村教师教育体系——湖北省751位农村教师调查问卷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6(6):48-50. 被引量:5
-
9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09/infol280796844414209.html. 被引量:22
-
10汲力健.泰安市泰山区城市初中教育供给校际均衡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5
-
1罗荣,李三福.义务教育有效供给及其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0):15-17.
-
2许海燕,石芬芳.基于有效供给的公共职业培训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4(31):5-10. 被引量:8
-
3宋齐明.基于可雇佣性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理路、意义与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5(12):15-19. 被引量:4
-
4宋齐明.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供需失衡问题及对策——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8(4):106-111. 被引量:13
-
5叶庆娜.重视教育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教育供求矛盾的破解[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7):65-71.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39
-
1孟庆瑜,李汶卓.地方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实现机制——基于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分析[J].河北法学,2021,39(8):67-84. 被引量:24
-
2陈信冰.广西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12):95-97.
-
3任婷,石芬芳.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现状与需求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职教论坛,2016,32(3):64-68. 被引量:6
-
4许峰.涉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效对接的路径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4):61-64.
-
5胡类明,许海燕.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6,32(12):58-63. 被引量:10
-
6石芬芳.武汉市大学生公共职业培训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8):34-37.
-
7陈志利.滦县就业困难人员的职业培训途径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9):117-118.
-
8李可欣.中日公共职业训练对比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7(11):92-96.
-
9周怡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反思[J].广东蚕业,2019,53(3):117-118. 被引量:2
-
10张旭,陈烨,许晓婷.外国来华留学生职业技能在线教育探索——基于供应商众筹的非洲职业技能教育平台[J].品牌研究,2018,0(8):233-23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