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1986--2009年的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等相关数据的研究,通过Eviews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修正,最终建立我国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同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显著,化肥施用量次之,最后是成灾面积。故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关键是要合理开发、利用好耕地面积。
作者
刘真心
邬文兵
机构地区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第24期248-249,共2页
New Technology & New Products of China
关键词
粮食产量
EVIEWS软件
计量经济学模型
粮食播种面积
分类号
F307.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08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14
1
张应龙.不同类型区粮食生产资源环境成本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2].
被引量:1
2
周剑波.粮食生产中价格信息作用研究.湖南大学,2005.
被引量:1
3
谢杰.
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7(9):36-40.
被引量:53
4
高鸿业主编,刘文忻等编写..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815.
5
汪燕,宫兴丽.
我国粮食产量数理模式的构建研究——基于1983—2003年数据[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4):292-295.
被引量:3
6
许光宇,李阳阳,毛成龙.
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因素的计量经济学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1,0(5X):87-88.
被引量:8
7
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0/indexch.htm.
被引量:1
8
杨剑波.
1978-2003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和粮食产量关系的计量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5):69-71.
被引量:14
9
赵鸿.
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J]
.当代经济,2010,27(10):6-8.
被引量:2
10
励莉,陈正锋.
中国粮食总产量多因素计量分析[J]
.湖南农机,2007(1):32-3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董雪征,温静,赵蒸.
各要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效果及对策研究[J]
.消费导刊,2009,0(10):33-34.
被引量:5
2
杜青林.
着力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J]
.求是,2004(21):43-45.
被引量:12
3
肖海峰,王姣.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4(6):45-49.
被引量:152
4
王乃静,李国锋.
基于EVIEWS软件的计量经济学建模检验案例解读[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8(10):94-97.
被引量:25
5
王雅鹏.
对我国粮食安全路径选择的思考——基于农民增收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5(3):4-11.
被引量:41
6
肖国安.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学解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5(3):12-17.
被引量:85
7
郑文钟,何勇.
基于粗糙集的粮食产量组合预测模型[J]
.农业机械学报,2005,36(11):75-78.
被引量:13
8
肖国安,王文涛.
粮食产量的波动及其平抑[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2):77-80.
被引量:6
9
衣杨,凌应标,常会友,肖志娇.
基于ε-SVR的销量预测规划计算模型和算法研究[J]
.计算机应用,2006,26(8):1968-1971.
被引量:1
10
梁子谦,李小军.
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因子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11):19-22.
被引量:75
共引文献
108
1
陈文哲.
粮食价格和农业收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的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8(20):1-2.
被引量:5
2
梁仕莹,孙东升,杨秀平,刘合光.
2008—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预测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8,29(S1):132-140.
被引量:31
3
杨志远,杨忠君.
基于新农业作业模式的有效公共财政科技支农投入模式探讨[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4):62-66.
4
孙爱存.
几种能源产量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比较[J]
.统计与决策,2008,24(9):159-160.
被引量:6
5
朱龙.
中国粮食生产问题的实证研究[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33-37.
被引量:2
6
汤小橹,金晓斌,盛莉,周寅康,孙涛.
基于小波分析的粮食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6):88-92.
被引量:13
7
樊哲银.
农地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必由之路[J]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6-118.
被引量:3
8
吴英杰.
中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978—2005[J]
.经济研究导刊,2009(7):24-26.
被引量:23
9
朱磊,贺小莉.
天津粮食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5(2):12-16.
10
程伟,张燕平,赵姝.
支持向量机在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347-3348.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39
1
严士清,徐敏.
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间的动力学方法分析[J]
.农机化研究,2005,27(2):60-62.
被引量:16
2
肖国安,王文涛.
粮食产量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及政策选择[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2):90-93.
被引量:23
3
谢杰.
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7(9):36-40.
被引量:53
4
何春花.河南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与对策.河南农业大学,2009.
被引量:1
5
叶慧,王雅鹏.我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的动态耦合性分析.“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2006.
被引量:1
6
马文杰,冯中朝.
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1):163-166.
被引量:23
7
赵鹏,陈阜,刘斌,卢中民.
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其贡献率比较[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24(2):217-222.
被引量:15
8
范群芳,董增川,杜芙蓉,陈康宁.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在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研究中的应用[J]
.节水灌溉,2008(6):30-33.
被引量:24
9
刘小春,翁贞林,朱红根.
江西种粮农户的粮食补贴政策认知特征与生产经营行为的调研分析[J]
.商业研究,2008(11):13-16.
被引量:20
10
朱健.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界定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J]
.农业经济,2009(1):39-4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黄勇,朱信凯.
基于指数分解法的中国粮食增量贡献要素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14(6):92-102.
被引量:23
2
刘泽华.
利用计量模型寻求影响安徽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J]
.智富时代,2015,0(9X):29-30.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刘英基.
粮食生产的能源投入及技术变动趋势[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3):104-113.
被引量:7
2
冯超.
中国谷物产出的"面积-质量"导向因素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8):7-13.
被引量:4
3
苗珊珊.
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产量“十连增”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基于河南省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视角[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14(6):567-576.
被引量:5
4
高群,张有望,柯杨敏.
中国糖料生产时空变动特征及作物贡献要素分解[J]
.经济地理,2016,36(4):99-105.
被引量:4
5
张新伟,范明,解涛.
我国省域农业劳动生产率空间计量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6,32(13):125-128.
被引量:1
6
崔奇峰,蒋和平,吴颍宣.
中国粮食“十一连增”的主要因素分析与政策建议[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7):187-193.
被引量:1
7
孔立,朱立志.
马铃薯生产的碳排放优势研究——基于农业投入品和LMDI模型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6(7):111-121.
被引量:11
8
滕瑜,李天祥,于之倩.
中国就业变化的因素与潜力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6(7):33-42.
被引量:2
9
郝瑞彬.
2004—2013年中国粮食生产变动贡献因素分解[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9):1051-1056.
被引量:6
10
孙良顺.
水旱灾害、水利投资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5):136-142.
被引量:11
1
章甲.
对安庆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几点思考[J]
.安庆科技,2001(3):26-27.
2
朱玲玲.
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62.
被引量:5
3
周四军.
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3,19(4):41-42.
被引量:40
4
李妍.
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分析——基于1990—2006年各省的面板数据[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3):45-46.
被引量:10
5
易鹏,段豫川.
我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J]
.农村经济,2008(1):53-57.
被引量:8
6
王赞,李松臣.
我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协整分析[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398-402.
被引量:6
7
罗静.
政策与科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两翼[J]
.现代经济探讨,2009(12):88-92.
被引量:6
8
李萍.
西藏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49-13251.
被引量:2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