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时期书评定义研究综述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书评定义研究在工具书收录程度,研究深度、广度,中外对比研究以及新兴网络书评内涵研究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但"书评"作为书评理论最基本的概念却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整理、分析,综述我国学者对书评界定义的各种观点,并进行比较,以供参考。
作者
王炎龙
叶维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30,共4页
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书评定义
书评研究
综述
分类号
G256.4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9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0
1
吕叔湘 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38..
被引量:11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1.1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3
邱沛篁等主编..新闻传播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069.
4
熊武一,李英,卓名信,等.军事大辞海[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
被引量:5
5
王绍平等编著..图书情报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1168.
6
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被引量:30
7
毛鹏.
真正的书评是促进文化繁荣的动力——评介吴道弘新著《书旅集》[J]
.中国出版,2002(6):57-57.
被引量:1
8
师曾志.
书评的本质与功能[J]
.图书馆论坛,1997,17(2):68-69.
被引量:7
9
黄建铭.
书评的本质与信息功能[J]
.情报探索,2002(2):10-11.
被引量:11
10
萧乾著..书评研究[M],1935:177.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蔡美彪.
学术性书评的要求[J]
.近代史研究,1999(1):12-12.
被引量:2
2
吴剑林.
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思考[J]
.云南社会科学,1997(2):88-94.
被引量:4
3
裴毅然.
论文学批评标准之重建[J]
.文艺评论,1997(2):8-15.
被引量:2
4
徐小丽,徐雁,万宇.
网络时代的书评[J]
.中国图书评论,2004,27(7):4-7.
被引量:17
5
康长青,杨熙.
当代文学批评的回顾与反思[J]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0(4):32-35.
被引量:1
6
张利群.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艺批评机制的转换[J]
.文学评论,2001(3):28-35.
被引量:2
7
资华筠.
反思文艺批评之七戒[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2):78-79.
被引量:4
8
.[EB/OL].http://www.barnesandnoble.com/,.
被引量:1
9
.天下文化书坊[EB/OL].http://www.bookzone.com.tw/,[2005-4-20].
被引量:1
10
吴燕惠.[D].南华大学出版学研究所,200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90
1
向芃.
通俗文艺书评与大众文化传播[J]
.新闻界,2005(4):128-129.
2
李彩霞,徐筠.
英汉学术书评的比较[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156-158.
3
蒋聪滢.
新世纪以来书评理论研究综述[J]
.戏剧之家,2013(7):257-259.
4
黄建铭.
影响书评传播效果的因素谫议[J]
.情报探索,2005(2):122-124.
被引量:1
5
李铮.
癌因性疲乏的概念分析及其护理措施[J]
.护理学杂志,2006,21(3):75-77.
被引量:76
6
沈颐.
建阅读社会,从书评开始[J]
.图书馆论坛,2006,26(1):35-37.
被引量:36
7
彭军辉.
高校新闻评论课程之实践教学研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4):146-150.
被引量:6
8
孙利军.
现代出版业应重视出版评论工作[J]
.国际新闻界,2006,28(11):25-29.
被引量:1
9
江慧.
国内对比修辞研究综述[J]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249-250.
被引量:1
10
李红.
礼貌原则在英语学术书评中的体现[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11):67-6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6
1
张素.
建设专业书评系统 提高图书利用率[J]
.图书馆建设,2009(3):67-68.
被引量:31
2
刘宏源.
“书评”的演变及其对书评研究的几点启示[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51-53.
被引量:2
3
徐小丽,徐雁,万宇.
网络时代的书评[J]
.中国图书评论,2004,27(7):4-7.
被引量:17
4
孙利军.
出版评论与图书评论之比较[J]
.中国图书评论,2005,28(11):26-28.
被引量:5
5
范并思,胡小菁.
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4(1):2-7.
被引量:560
6
朱怀强.
意见传播:传播学范畴下的书评[J]
.中国图书评论,2006(8):91-94.
被引量:4
7
刘炜,葛秋妍.
从Web2.0到图书馆2.0:服务因用户而变[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9):8-12.
被引量:212
8
张燕萍,谷皓.
Web2.0模式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挑战与机遇[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6):719-722.
被引量:37
9
康慨.网络书评遭遇滑铁卢[N].中国图书商报.2004-3-10.
被引量:1
10
高天齐,邹瑞明.学者质疑网络书评:不过是"读后感"[DB/OL].中国新闻网,[2013-8-13].http://www.chinanews.com/cuF2013/08-13,5158020.shtml.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惠萍,任瑶瑶.
“互联网+”时代我国书评及其研究探析[J]
.台州学院学报,2016,38(1):77-81.
2
李明鑫,田丹.
高校图书馆OPAC书评服务研究[J]
.新世纪图书馆,2016(6):37-39.
被引量:1
3
余燕莉.
高校图书馆书评建设[J]
.才智,2017,0(5):103-104.
被引量:1
4
余春莹.
书评的虚拟边界与纽带意义研究[J]
.河北画报,2022(20):178-180.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闻心玥.
高校图书馆OPAC社交功能绩效调查[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5):97-99.
2
郭华.
高校图书馆书评工作浅议[J]
.科技经济导刊,2017(36):147-147.
被引量:2
1
罗仁助,范飞鸣.
我国书评研究十年(1982—1991)[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2(2):32-35.
被引量:2
2
赵进,许洪.
近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中的书评研究[J]
.津图学刊,1996(3):110-117.
被引量:1
3
周余姣.
应加强对我国图书馆学书评的研究——读刘国钧《现时中文图书馆学书籍评》的思考[J]
.图书馆杂志,2010,29(8):13-16.
4
周新华.
建立图书评论学的学科体系初探[J]
.中国图书评论,1989(2):156-161.
5
秋禾.
艺文情趣——我所认识的“书话”境界[J]
.中国图书评论,1989(1):175-176.
被引量:1
6
伍杰.
书评家萧乾[J]
.中国图书评论,2003,26(10):11-13.
7
蒋婉洁,张志强.
我国书评与书评研究的现状及问题[J]
.图书情报研究,2012,5(1):15-24.
被引量:8
8
柯平.
书评的报道性作用——世界书评研究之二[J]
.中国图书评论,1994,17(4):116-117.
9
张永杰.
探寻档案定义研究的新视角[J]
.档案与建设,2006(2):15-18.
被引量:4
10
陆新明.
专利战略定义研究[J]
.知识产权,1996,6(5):17-20.
被引量:18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