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28,共3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参考文献7
-
1王国维.《古史新证》,载《王国维文集》,第4卷.第2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被引量:8
-
2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A]..《王国维文集》 第4卷[C].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被引量:8
-
3胡适.《读楚辞》.杨犁编.《胡适文萃》,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380页. 被引量:1
-
4李学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A]..《中国哲学》第二十辑[C].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被引量:6
-
5郭沂.《楚简<老子>与老子公案-兼及先秦哲学若干问题》.《郭店楚简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144页,145页. 被引量:1
-
6李学勤.《郭店楚简与儒家经藉》.《郭店楚简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被引量:1
-
7杜维明.《郭店楚简与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A]..《中国哲学》第二十辑[C].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9
-
1周文玖.朱希祖史学略论[J].史学史研究,2004(4):31-41. 被引量:3
-
2王家范.明清江南研究的期待与检讨[J].学术月刊,2006,38(6):148-152. 被引量:16
-
3郑家建,陈林男.清华国学研究院时期的王国维学术述论[J].文艺理论研究,2008(2):2-10.
-
4郑杰文.也谈古代文学研究中的考证、辨伪和古典文献的利用[J].文学评论,2009(4):198-202. 被引量:3
-
5段丽惠.“郑风淫”——朱熹诗学阐释的突破[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77-81. 被引量:3
-
6刘传宾.郭店楚墓竹简研究简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4):87-90. 被引量:1
-
7宋立林.由新出简帛《忠信之道》、《从政》看子张与子思之师承关系[J].哲学研究,2011(7):48-54. 被引量:2
-
8程尔奇.主流学术向何方?——晚清汉学演进述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4-150.
-
9侯云灏.新史学再认识[J].山东社会科学,2000(1):72-78.
-
10梁涛.二重证据法:疑古与释古之间——以近年出土文献研究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13(2):151-162.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343
-
1董恩林.论传统文献学的内涵、范围和体系诸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2008(3):44-52. 被引量:12
-
2赵逵夫.实证与理论[J].古典文学知识,2003(4):3-9. 被引量:2
-
3刘涛.《三国志·吴书·步骘传》写本残卷辨伪[J].收藏家,2002(2):50-52. 被引量:3
-
4李晓明.《四库全书》宋别集类的《永乐大典》辑佚书[J].文献,2001(2):184-192. 被引量:2
-
5冯广宏.考古发现对辨伪学的冲击[J].文史杂志,2001(1):12-17. 被引量:4
-
6彭玉平.中国文学批评的学术理念与传统目录学之关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51-54. 被引量:4
-
7张升.四库馆签《永乐大典》辑佚书考[J].文献,2004(1):17-30. 被引量:10
-
8陈力.二十世纪古籍辨伪学之检讨[J].文献,2004(3):33-51. 被引量:4
-
9周尚义.传授系统理论 讲求学练结合——《文献学》课程设置刍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5):94-95. 被引量:1
-
10傅杰.清代校勘学述略[J].浙江学刊,1999(3):112-12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8
-
1何家兴,苏娜.清华简《子仪》赋歌研究[J].中国诗歌研究,2018(2):27-36. 被引量:1
-
2王志翔.清华简《子仪》等篇与赋诗外交考略[J].云梦学刊,2019,40(5):97-104. 被引量:1
-
3何家兴.秦简《酒令》的文学史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48(5):42-48. 被引量:3
-
4何家兴.楚简韵文初探[J].中国文学研究,2021(3):108-115.
-
5方建军.清华简《子仪》与春秋音乐史事[J].音乐研究,2022(5):5-8. 被引量:1
-
6史纯如,熊静.2020-2021年我国文献学研究进展[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2(6):35-41.
-
7罗雪英,何思沂.基于国学与文献学融合的文献学教学改革探讨[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4(10):13-19.
-
8梁利栋.秦穆公、子仪燕礼歌诗考论——以清华简六《子仪》为中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39(5):5-11.
-
1“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论新探讨”全国学术研讨会将在武汉举行[J].外国文学研究,2005,27(1):106-106.
-
2“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论新探讨”全国学术研讨会将在武汉举行[J].外国文学研究,2005,27(2):98-98.
-
3江泓.《中国古典小说谈丛》的文化透视[J].江汉论坛,1995(8):93-93.
-
4王小盾.文学研究是否需要技术[J].文艺研究,1997(3):104-107. 被引量:2
-
5高波.“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研究方法论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2(1):167-170. 被引量:4
-
6印晓红.“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研究方法论”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月刊,2002,34(1):111-112. 被引量:3
-
7周小仪.从形式回到历史——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6):69-79. 被引量:7
-
8吴东范.德高业精 堪为师表──读《杨公骥文集》有感[J].社会科学战线,1999(4):277-279.
-
9曹禧修.叙述学:从形式分析进入意义——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之二[J].文艺评论,2000(4):21-30. 被引量:7
-
10吴晓都.巴赫金与文学研究方法论[J].外国文学评论,1995(1):37-45.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