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徐州市耕地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徐州市1978~2007年耕地面积变化数据及其社会经济因素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的分析,得出徐州市耕地面积变化的时空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徐州市初级生产阶段和工业化阶段耕地面积变化的最主要的驱动因子,归纳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耕地保护政策因素;并提出徐州市加强耕地保护的具体对策措施。
作者
征蓉蓉
机构地区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出处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年第18期132-135,共4页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关键词
耕地面积
社会经济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分类号
F32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043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9
1
杨桂山.
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1,16(2):121-127.
被引量:308
2
杨桂山.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研究的启示[J]
.地理学报,2004,59(z1):41-46.
被引量:72
3
龚道溢,史培军,陈浮,陈刚,包浩生,彭补拙.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及人文驱动力机制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1,16(3):204-210.
被引量:142
4
李晓文,方精云.
近10年来长江下游地区耕地动态变化特征[J]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562-567.
被引量:37
5
熊鹰,王克林,郭娴.
湖南省耕地数量动态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5):69-72.
被引量:31
6
摆万奇,赵士洞.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J]
.资源科学,2001,23(3):39-41.
被引量:300
7
谭少华,倪绍祥,赵万民.
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理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5):50-54.
被引量:12
8
李娟文,王启仿.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现状分析[J]
.经济地理,2000,20(4):6-9.
被引量:59
9
翟文侠,黄贤金.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03,17(2):8-13.
被引量:171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龙花楼,李秀彬.
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模拟及其对策[J]
.地理研究,2001,20(6):660-668.
被引量:35
2
朱会义,何书金,张明.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
.地理研究,2001,20(6):669-678.
被引量:207
3
马刚,李海宇,徐逸伦.
城市土地潜力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3):56-59.
被引量:17
4
李秀彬.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
.地理学报,1996,51(6):553-558.
被引量:1725
5
杨桂山,王彪.
长江三角洲各类开发区发展态势与差异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5(3):193-198.
被引量:9
6
黎夏.
利用遥感与GIS对农田损失的监测及定量评价方法——以东莞市为例[J]
.地理学报,1997,52(3):279-287.
被引量:45
7
蔡建明.
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及发展战略研究[J]
.地理译报,1997,16(2):9-14.
被引量:72
8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3
9
樊志全.200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1-2.
被引量:1
10
陈海秋.土地立法质量与中国土地法制建设[J].地政月报,2001,(4):42-4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43
1
陈小强,袁丽华,宋长青,程昌秀,王翔宇,梁晓瑶,王元慧,曹丹萍,易红.
人文地理研究中时间阶段划分的量化工具与应用[J]
.经济地理,2021(1):21-29.
被引量:8
2
杜德胜,甘晖,蔡雅楠,姜雨微,黄武鸿.
福建省2011—2019年一级土地市场的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特征及政策建议[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4):41-48.
被引量:1
3
吴丹,邹长新,林乃峰,徐梦佳.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特征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4):208-213.
被引量:5
4
瓦哈甫.哈力克,塔西甫拉提.特依拜,海米提.依米提,熊黑刚.
新疆于田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6):1-6.
被引量:27
5
张效军,欧名豪,李景刚.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变迁及其绩效分析[J]
.社会科学,2007(8):13-20.
被引量:61
6
沈非,查良松,李军利,朱丽.
基于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的苏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J]
.土壤,2007,39(6):958-963.
被引量:12
7
郭旭彦.
我国耕地保护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07,4(36):202-203.
8
王月健,丁武泉,廖铁军,王成.
县域耕地动态变化及需求预测——以四川省井研县为例[J]
.经济地理,2006,26(S1):176-179.
被引量:2
9
张宇光,计爽,臧淑英.
大庆市草地变化及生态环境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22(6):94-98.
被引量:3
10
倪九派,魏朝富,谢德体.
土地利用的生态位及调控机制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13-115.
被引量:25
同被引文献
17
1
张全红,周强.
多维贫困测量及述评[J]
.经济与管理,2014,28(1):24-31.
被引量:41
2
丁华,杨耀旭.
河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多元线性回归计量经济模型[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15,40(3):10-13.
被引量:14
3
杨振,江琪,刘会敏,王晓霞.
中国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测度与空间格局[J]
.经济地理,2015,35(12):148-153.
被引量:67
4
周侃,王传胜.
中国贫困地区时空格局与差别化脱贫政策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101-111.
被引量:79
5
刘彦随,周扬,刘继来.
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3):269-278.
被引量:398
6
罗庆,樊新生,高更和,杨慧敏.
秦巴山区贫困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2016,36(4):126-132.
被引量:84
7
杜国明,刘彦随,于凤荣,刘美,郑惠玉.
耕地质量观的演变与再认识[J]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4):243-249.
被引量:85
8
陈玉洁,张平宇,刘世薇,谭俊涛.
东北西部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变化及优化布局研究[J]
.地理科学,2016,36(9):1397-1407.
被引量:58
9
杜国明,冯悦,杨园园.
黑龙江省农村贫困地域特征与精准扶贫策略研究[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6):5-14.
被引量:13
10
刘彦随,李进涛.
中国县域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与优化决策[J]
.地理学报,2017,72(1):161-173.
被引量:331
引证文献
1
1
杜国明,赵雅倩,李冬梅.
耕地资源富集区县域贫困格局及其影响机制——以黑龙江省兰西县为例[J]
.地理科学,2019,39(4):671-679.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陶伟,蔡浩辉,廖健豪.
粮食地理学视角下乡村本土农业的社会建构--元阳哈尼梯田稻作系统案例[J]
.地理科学,2020,40(4):637-645.
被引量:5
2
汪德根,沙梦雨,赵美风.
国家级贫困县脱贫力空间格局及分异机制[J]
.地理科学,2020,40(7):1072-1081.
被引量:9
3
马杨,廖和平,刘愿理,王刚,陈淇瑶,刘怡.
省域文化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2(10):46-54.
被引量:4
4
黄善林,陈萍,吴佳旗,杜国明.
农地富集区农地经营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建档立卡农户与非建档立卡农户比较[J]
.中国土地科学,2021,35(10):55-63.
被引量:2
5
陈慧灵,徐建斌,杨文越,曹小曙.
中国传统村落与贫困村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J]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2):3156-3169.
被引量:13
6
杜国明,李宁宁,王介勇,薛濡壕.
东北黑土区典型县域农村多维空心化研究--以拜泉县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43(6):1091-1100.
被引量:1
7
赵浣玎,张仕超,涂又,文可可,余晨渝,熊熙.
“三位一体”视角下重庆库区水旱地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J]
.土壤通报,2022,53(6):1273-1285.
被引量:1
8
杜国明,梁常安,张树文,郭玥,何平.
黑土地保护的对象特性、面临形势与应对策略[J]
.资源科学,2023,45(5):887-899.
被引量:13
9
庄成祥,姜丽丽,焦子毓,吴建楠.
黑龙江省贫困县产业扶贫特征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4,47(4):22-25.
10
罗万云,戎铭倩,郭世豪.
资源依赖视域下荒漠化地区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疆四地州农户调查数据[J]
.中国沙漠,2024,44(5):105-115.
1
马其芳,邓良基,王芳.
社会经济驱动力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影响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80-83.
被引量:12
2
吴业,杨桂山,万荣荣,陈江龙.
苏州市耕地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差异性分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2):75-79.
被引量:24
3
王楠君,吴群,陈成.
耕地数量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徐州市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22-24.
被引量:15
4
吴兆娟,王晓东,丁声源,小皖(图).
重庆市直辖后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
.重庆国土资源,2008(4):22-27.
5
陈美球,刘序,陈文波,黄靓,肖志豪.
鄱阳湖地区1985-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 Ⅱ·土地利用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33(1):123-129.
被引量:4
6
陈莉莉,张婷婷.
湖北省罗田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09(3X):152-153.
7
谢菲,舒晓波,廖富强,莫晓宇.
浮梁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2):213-217.
被引量:23
8
李江华,赵景柱,陈文波,陈富国,赵小敏.
江西省50年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3):467-471.
被引量:6
9
袁俊.
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4):33-35.
被引量:7
10
徐智颖,钟太洋,宾晓蓓.
南京市食物生产用地变化及其影响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6,28(1):92-97.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