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传播中的文化霸权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化霸权,一般是指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价值观的强加行为。指西方国家依仗自己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把其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普世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赋予自己在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企图以自己的意识形态一统天下。
作者
刘颖
机构地区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出处
《对外传播》
2013年第3期24-25,共2页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关键词
文化霸权
网络传播
文化价值观
行为准则
西方国家
生活方式
意识形态
人生观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3
1
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2004.
2
H.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被引量:1
3
林慧,张健康.
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建设初探[J]
.新闻世界,2009(12):112-11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郭建庆,高雨阳.
全球化语境中文化传播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及应对[J]
.社科纵横,2008,23(12):132-134.
被引量:3
2
李之侠.
建立世界传播新秩序势在必行[J]
.国际新闻界,1998,20(1):11-13.
被引量:2
3
支庭荣.
传播联结与社会和谐——关于数字鸿沟的社会心理学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7):39-40.
被引量:3
4
李双龙,王婷婷.
信息传播与构建和谐社会——评述2005中国传播学论坛的几个热点话题[J]
.新闻大学,2005(3):26-27.
被引量:2
5
程曼丽.
国际传播中的出境信息控制[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3):113-119.
被引量:4
6
温蓓.
媒介传播与文化渗透[J]
.当代传播,2007(4):87-89.
被引量:3
7
何世杰.
东方学视野下的媒介帝国主义[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4):65-67.
被引量:2
8
骆正林.
漫画亵渎事件与国际传播冲突的解决[J]
.城市党报研究,2008(3):64-70.
被引量:1
9
刘耐霞,乔哲.
从半岛电视台看发展中国家如何提高国际传播力[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9):68-69.
被引量:6
10
信息传播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经营国际化战略[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55(2):127-12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
1
刘颖.
网络传播中文化霸权的影响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2):129-130.
同被引文献
22
1
王勇.
网络时代的匿名传播伦理和跨文化传播伦理——对“铜须事件”的传播学思考[J]
.东南传播,2007(2):31-32.
被引量:7
2
车英,欧阳云玲.
冲突与融合: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主旋律[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4):570-576.
被引量:34
3
黄旦.
手拉手还是心连心:什么是交流?[J]
.读书,2004(12):73-80.
被引量:23
4
单波,王金礼.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1):36-42.
被引量:68
5
《联合国宪章》,联合国网,http://www.un.org/zh/documents/charter/premble.shtml.
被引量:5
6
[25][26][英]罗素:《哲学问题》,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版,第129、131页.
被引量:5
7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47页.
被引量:5
8
孙英春.《跨文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页.
被引量:1
9
朱大可.《铜须、红高梁和道德民兵》,《东方早报》,2006年6月8日.
被引量:1
10
央视《大家看法》.《铜须在电视媒体回应网友讨伐》,2006年6月2日.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孙宜君,葛志宏.
论新媒体语境下跨文化传播伦理困境与建构原则[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10):12-17.
被引量:25
2
袁云鸽.
“复兴梦”视野下的文化强国之路[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8(1):40-42.
3
施宇婧.
新媒体环境下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分析[J]
.传播与版权,2019(2):95-96.
被引量:6
4
姜东雪.
新媒体视域下主旋律叙事对增强国家传播力的认同影响与策略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19,5(13):128-129.
5
白奇峰.
新媒体语境下跨文化传播伦理困境与建构原则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马俊雅.
网络空间中的城市形象建设与地方文化认同——以“抖音上的西安”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2(6):235-236.
被引量:1
2
胡晓武.
新媒体时代下的龙泉青瓷产业化发展策略探讨[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5):10-11.
被引量:3
3
冯亚利.
跨文化传播困境下的网络修辞思考[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01):177-180.
4
戴颖洁.
世界主义与对话:媒体城邦的处事伦理[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21(6):37-42.
5
彭小年.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创新策略[J]
.西部广播电视,2015,36(11):89-90.
被引量:10
6
黄鸿业.
国际传播视角下的社交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以对泰汉语国际交流为例[J]
.新闻知识,2015(9):13-14.
被引量:3
7
肖珺.
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0(4):122-128.
被引量:51
8
李颖.
关于近年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反思[J]
.唐都学刊,2016,32(2):74-79.
被引量:6
9
徐鸣,童卡娜.
新媒体时代跨文化传播的全球伦理构建[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2):30-32.
被引量:2
10
李晓平.
新媒体环境中传播伦理的困境及应对[J]
.青年记者,2016,0(14):30-31.
1
全球化时代的西方文化霸权[J]
.理论与当代,2002(1):34-34.
2
竹君.
扩大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覆盖面[J]
.社会科学(甘肃),1987(1):96-96.
3
郭浩,赵玲.
文化的同化与冲击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保护的影响[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5):262-263.
被引量:2
4
孙钰汶.
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以孝感市为例[J]
.中国艺术,2012(4):127-127.
5
贺雪飞.
潮起潮落:时尚文化解读[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5):70-74.
被引量:9
6
刘景泉,杜鸿林,李翔海.
与时俱进 高扬真理的旗帜——中国共产党80年的文化选择[J]
.理论与现代化,2001(4):10-17.
被引量:3
7
金英喆.
浅析西方国家培养比照集团的路径[J]
.魅力中国,2014(5):21-21.
8
张冠文.
视听传媒中的西方文化霸权及抵御对策[J]
.编辑之友,2004(1):4-8.
被引量:4
9
肖乐.
浅析中国多元文明崛起与西方齐一化文明灭亡[J]
.魅力中国,2014(7):16-16.
10
曾小华,陈立旭.
文化学学科及其理论流派[J]
.当代社科视野,1999(12):1-5.
对外传播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