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2
-
1葛家澍,刘峰.会计大典--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被引量:4
-
2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
3李益博,邓青.浅议衍生金融工具最佳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J]台声新视角,2005(05). 被引量:1
-
4王卫平,向梅芳.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及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7):55-58. 被引量:5
-
5朱涛,宋卫琳.利率调期机制在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外汇,1999(12):34-34. 被引量:1
-
6王平姣.风险管理三步曲[J].中国外汇,1999(11):38-39. 被引量:1
-
7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几个基本概念的思考——兼论商誉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J].财会通讯(上),2000(1):3-12. 被引量:71
-
8孙丽.如何应对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的冲击[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21(2):69-72. 被引量:3
-
9边绪奎.金融创新工具的经济功能初探[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22(1):27-29. 被引量:2
-
10高秀梅.只因览胜探奇 不顾山高水深——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J].辽宁财税,2002(1):20-2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5
-
1钦少彦,谷文林.谈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财务策略[J].现代管理科学,2005(3):108-109. 被引量:1
-
2林丽端,黄国良.公允价值——未来衍生金融工具计量模式[J].商业研究,2005(22):171-172. 被引量:4
-
3姚晓刚,付晓.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公允价值[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188-188. 被引量:1
-
4李颖.金融衍生工具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挑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3(6):88-90.
-
5刘广洋.论金融工具创新对税收的冲击[J].财经研究,2003,29(3):29-33.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4
-
1葛瑞平,许永龙.金融衍生工具对我国税收影响的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19(1):29-31. 被引量:1
-
2吕林根.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挑战[J].甘肃农业,2004(11):92-93.
-
3王琪.关于衍生金融工具计量属性的选择[J].理论界,2007(11):228-229. 被引量:3
-
4赵锡军,顾苏秦.金融衍生工具的税收问题探析[J].税务研究,2008(3):32-34. 被引量:5
-
5林丽端.新准则视角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23(2):52-55. 被引量:6
-
6张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税收制度政策分析[J].财会研究,2008(11):19-22. 被引量:4
-
7杨纯华,王红梅.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税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8(5):19-27. 被引量:5
-
8范新安.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下),2009(1):52-53. 被引量:8
-
9魏伯峣.公允价值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2(5):68-70.
-
10滕伟东.金融理财工具与产品价值关系的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26):40-40.
-
1吴利红.衍生金融工具及其对会计的影响[J].现代会计,2002(3):26-28.
-
2聂海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9):174-175.
-
3张燕茹,黄小英.衍生金融工具挑战传统会计[J].北方经济(内蒙),2000(11):38-39.
-
4辜位清.衍生金融工具:挑战传统会计[J].深圳财会,2000(5):12-13.
-
5逄继霞.论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的影响[J].丝路视野,2016,0(21):14-14.
-
6孙伟英.金融衍生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会计界的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1997,11(4):50-51.
-
7田书源.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J].经济视野,2016,0(22):20-20.
-
8程玉民,张国平.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冲击[J].财会月刊(合订本),2003(05B):26-27.
-
9陈超.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226-226. 被引量:2
-
10朱继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局限与改进措施[J].轻工设计,2011(4):299-299. 被引量:1
;